天王狩于河阳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王狩于河阳 (2 / 4)
        这一连串的做法,都不是朝拜天子的正道。

        孔夫子对晋文公的做法有些不满,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说道:“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榜样)。”但在道义上,晋文公朝拜天子又合情合理,必须鼓励,所以在《春秋》里只好记载:天王狩于河阳。

        即给周襄王面子,又为晋文公避讳。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美国人,一个州长,就敢直接拒绝总统的访问。我只能说:美国最可恨的是政客,最可爱的,也是政客。

        公元前632年冬季10月,晋文公、鲁僖公、齐昭公、宋成公、蔡庄公、郑文公、陈子、莒子、邾子和秦国人,在温邑聚会,商议讨伐不服。

        这里的陈子,是陈共公妫款,他的父亲去世还没安葬,按礼称‘子’;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会’,宋襄公父亲去世,没安葬就参加会盟,《春秋》称他宋子。

        其中,有一位诸侯,也胆战心惊地来到温邑,就是卫成公。

        他真的不想来,又不得不来,不敢不来。他心里非常害怕,太清楚这次会盟的目的,但如果自己不参加,那晋文公就更有借口,将来大军一到,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了。

        在宁俞等大臣的劝说下,他还是像个男人一样,亲自到会,亲自直面晋文公,准备接受惩罚。

        虽然勇敢地来了,却没有被允许参加会盟,而是被拘禁起来。

        这次会盟,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卫国的一连串杀戮问题。当时元咺也在,诸侯都是见证,晋文公决定,开设诉讼堂,让他们互相对质,讨论杀害叔武的事情。谁对谁错,公堂上见。

        当初‘践土之盟’,晋文公对叔武的印象非常好,有这样的好弟弟,让人羡慕;感慨之余,答应卫成公复国,没想到反而害了叔武。

        为了给叔武伸冤,如今竟让卫成公与元咺君臣对质,可谓春秋时期破天荒头一次。

        ‘周礼’的关键所在,国君发号施令,臣子服从命令,决不允许颠倒。卫成公是君,元咺是臣,按照‘周礼’,臣子绝对不能与国君对质。这就好比儿子状告父亲,妻子状告丈夫,在古代是绝对不允许的。

        最后,卫成公作为被告,不用发言。让鍼庄子作为他的代理人,坐在被告席上,代替卫成公;士荣主管卫国狱讼,让他作为答辩人,辅佐鍼庄子;宁俞是卫国忠臣,作为诉讼人,辅佐鍼庄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