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法与人情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法与人情 (1 / 4)
        行军打仗,军法是第一位的。统领数万人,没有军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意烧杀抢掠,那不是军队,典型的土匪。

        这次大战,先后斩杀三人,可谓各得其所。

        前文说过,由于僖负羁之死,晋文公定要斩杀魏犫与颠颉,以申明军法。

        最终,魏犨面对使者‘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总算保住了自己的小命。颠颉则不走运,成为立威的牺牲品,虽同甘共苦十九年,一朝犯错,被斩首示众,震慑三军,让人唏嘘!

        情义、军法、生命,关键时刻总是让人难以抉择。中华五千年文明,演绎了许多阵前斩将的故事,感人,也痛心,典型的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战场,只有军法,只有胜败,不谈情义。

        从亡十九年的功臣都能斩首,谁还敢藐视君王的法令?晋军上下,焕然一新。

        这次事件后,把另一个人推到前台——舟之侨。他取代魏犨,当上了晋文公的戎右,绝对光荣的职务。不过,这个位置太靠近国君,可不是那么容易担任的,魏犨就是前车之鉴。

        城濮的战场之上,晋军士气高涨,下军、上军节节胜利。元帅先轸率领中军,把楚国左军拦腰斩断,取得压倒性优势。

        但是,晋国中军的一支,出了点儿意外。

        这支军队,前面也介绍过,在沼泽地中遇到大风,损失大量牛马,那是重要的军需品;不仅如此,还丢失了前锋左翼大旗,这可是重大责任事故。

        古代行军打仗,除了高明的战略战术,最基本的一个是粮草,另一个是旗帜。

        粮草是能量的源泉,没有粮草,军心立刻涣散;旗帜则是军队的眼睛,行军作战,全靠大旗指挥方向,没有大旗,军队就像无头苍蝇,很快乱成一团。

        当时天气恶劣,丢失牛马旗帜,属于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作为军队负责人,只要及时正确处理,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完全可以避免事态扩大。至少,也要保护好战旗吧,丢失战旗,那是军队的耻辱!

        但是,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祁瞒,没有正确处理这两件事,反而加以隐瞒。

        祁瞒何许人?不知道。祁氏原为姬姓,晋国的分支,与晋文公也算沾亲带故。他这种瞒报军情的做法,彻底把自己送进鬼门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