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余毒也 (2 / 3)
城濮之战,楚军败了,子玉败了,一败涂地。那‘琼冠玉缨’,恐怕也成为晋军的战利品。
最糟的是,楚国的左军、右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中军,在子玉的全力维持下,得以保全。这么多年以来,楚军从来没有如此损失惨重,第一次南北大碰撞,以楚国惨败告终。
消息迅速传回国内,楚成王很恼火。
自己再三叮嘱,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重耳岂是易与之辈;你一再抗命,如今损兵折将,军法难容。他派使者对成得臣说:“申、息的子弟,都跟着你战死了,如果回来,即使我放过你,你怎么向两地父老交代?”
失败,就要有人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相应代价,这是必须的。当年楚武王的儿子屈瑕率军讨伐罗国,失败后自杀谢罪,这成为楚国的一种潜规则。
如今子文已经告老退休,子玉不仅是楚国令尹,还是若敖氏的首领。斗氏、成氏两大家族的成员,都围绕在他的身边。虽然战役失败,如果能保住子玉的命,对若敖氏来说,就是胜利,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但使者的话,已经表明了楚成王的意思:必须死。
斗宜申和成大心无奈地看着使者,说道:“令尹本来要自杀的,我们两个阻止他,说:‘不要自杀,国君面前谢罪就戮。’”
他们苦心积虑,给子玉争取时间,保留了一线生机。回去面见国君,有老令尹子文在,如果说情,或许国君能顾念昔日战功,网开一面。却不知,子玉是子文推荐,这次战败,子文想起蒍贾当初的话,不禁羞愧难当,卧病在床,哪有心情替他说情?
楚成王派使者前来,捎带如此绝情的话,表明了不愿意再见到他。子玉唯一的希望,基本破灭。
说实在的,子玉必须死。这不仅仅是战争胜败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王权的安危。作为楚国的令尹,手握军权,从最初战场抗命那一刻开始,已经触犯君王大忌,引起楚成王的强烈不满。
有了第一次,就敢有第二次、第三次,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次抗命不尊?
晋文公为什么要斩魏犨、颠颉?十九年的从亡之情,难道抵不过一顿晚餐吗?非也。不管多大的功劳,君臣之礼不变,必须服从;敢抗命不尊,就有了不臣之心,这是所有君王最忌讳的,就像逐渐长歪的庄稼一样,必须铲除。
对待国君的命令,必须是服从、服从,绝对服从,错,也要服从。
另外,若敖氏太强大了,这个家族占据着楚国大量的重要位置,掌控军政大权。子文退居二线后,子玉就是若敖氏首领,如此倨傲无礼,难免日后为患,必须砍削。
楚军撤退到连穀(地点不详),子玉一直在盼望接到赦命,但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没有再接到楚成王的任何命令。战败之后,内心原本就觉得羞愧至极,如今等不到国君的赦命,就像赖着怕死一样,更加丢人。眼看希望破灭,于是自杀而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