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帅(二) (1 / 3)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四国,组成联军,包围了宋国。
一个楚国就难以抗拒,如今面对**军,宋国危机,商丘危机。宋成公一面抵御,一面派出大臣公孙固,去晋国搬救兵。
当初,晋文公流亡到宋国的时候,公孙固多方周旋,且和狐偃等人也私交甚笃。
宋国来求援,让晋文公有些为难,不救不感恩,援救太遥远。而且楚国实力强劲,与楚国作对,难保必胜;最关键的是,楚成王对晋文公也有大恩,曾经以‘九献’之礼招待。
这时,众臣之中,站出来一个人——先轸。
他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几乎见不到他的踪影,也没有任何出色的事迹。现在,突然勇敢地站出来发言,着实让人很吃惊,他说了一句很有魄力的话:“报施救患,取威定霸,就在今天了。”
有些人,平时默默无闻,像一潭死水,当他突然站出来的时候,就会锋芒毕露,一鸣惊人。
狐偃则提出他的观点:曹国刚顺服楚国,卫国与楚国互为婚姻,如果进攻曹、卫,楚国必定放弃宋国来救援,这样就可以避免齐国、宋国被攻击了。
说白了,这也近似于战国的‘围魏救赵’。
先轸、狐偃的话语,终于打动了晋文公犹豫的心,毅然决定——救宋。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活棋,成王败寇,在此一举。他郑重通知公孙固,回去告诉你们国君,坚决守住都城,晋军随后就到。
有了晋文公的承诺,公孙固高高兴兴回去复命。
于是,晋国首次建立三个军,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正式成为军事大国。
晋文公问狐偃,是否可以应用军队?
当初,拯救王室,让百姓明白‘道义’;攻打原城,让百姓明白了‘信用’;现在,狐偃认为百姓明白了‘道义’和‘信用’,但还不懂得‘礼仪’,缺乏恭敬之心。
于是,晋国在被庐(地点不详)举行盛大阅兵,设定官职以各尽其责,让百姓观看礼仪,明辨是非,懂得尊敬。
三军已经建立,还需要一个总指挥,晋文公向赵衰询问元帅的人选。《左传》记载:谋元帅。这就是‘元帅’一词的最早记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