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谍 (2 / 4)
宋国伐齐,北狄竟然介入,救援齐国。特别是卫国跟随伐齐的做法,惹得邢国十分不满。毕竟,齐桓公‘城邢封卫’,对这两个国家有大恩,怎么能讨伐恩公呢?
公元前642年冬,邢国竟然联合北狄伐卫,包围了卫国的菟圃(地址不详)。
这就不对了,邢国和卫国,都是姬姓。邢国是周公旦的后裔,卫国是卫康叔的后裔,大家血脉相连啊!就好比现在的大陆和台湾,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民族,流淌着一个血脉,再敌对也是内部矛盾,为什么纠集一些居心叵测的外人呢?
此时的卫国,还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军事实力有限。特别是北狄大军,早已把卫国人吓破了胆,哪敢跟他们对抗。
在这危机时刻,卫文公燬耍了一个小把戏。
他强烈要求,把国家政权让给父兄子弟,并且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谁能治理好这个国家,我愿意无条件服从。”
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让众位大臣们非常感动。所以,他们团结一心,准备御敌。
虽然狄人很强大,但大家同仇敌忾,支持卫文公。而且许多年来,提起北狄,卫国人痛恨至极,如今北狄再次来犯,即使打不过,也不能像上次那样窝囊地溃逃。
所以,卫国人组织军队,在訾娄(今河南长垣县西北)摆开阵势,准备与邢人、狄人决一死战。
据《左传》记载,卫文公死的时候(公元前635年),卫国的战车也就三百辆。按一辆战车七十五人的配备,总共不过两万两千人。此时距离卫文公的死还有七年,卫国能投入战场的兵力,不多。
俗话说: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邢、狄一看这拼命架势,心底也发怵,真要打起来,损失太大,不敢保证必胜,所以,北狄首先灰溜溜的撤兵了。
北狄大军拍拍屁股走了,邢国土地不能迁移,邢军还坚持了一段时间。邢、卫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
也有人认为,由于忙着对付邢国,间接导致卫文公没有礼貌地对待重耳,害的他狼狈不堪。但根据时间推算,重耳到达卫国,在公元前644年,邢、狄伐卫在公元前642年,相差太远。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积极张罗诸侯会盟,卫国没有参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