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诚信的魅力 (2 / 4)
不过,阳樊是天子所赐,不能武力攻打,更不能放弃。他下令,放开一条生路,城中百姓愿意去就去,愿意留就留,绝不勉强。
阳樊,必须收入囊中。
且说周襄王赐给重耳的几座城邑,除了阳樊人不服,原国人也不服。
原国是个小国,姬姓,最初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封地在今甘肃一带。后来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为了加强东方的控制,把原国从荒凉之地,迁到现在的河南济源市庙街村西南。但是,不知何时,原国成为苏氏(温国)的一部分。
这次王子带之乱,原伯贯死战到底,最后被俘。
原伯贯虽然爵位不高,为保护周襄王,也是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当了俘虏。对于这样一位忠臣,周襄王竟然狠心把他的封地,作为奖品送给晋文公,实在让人心寒,没这么干的。
连自己的忠臣都可以卖,谁还肯为王室尽力?东周没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时的晋文公,虽然岁数不小,只能算初出茅庐,根本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请隧事件’,这种骨子里的叛逆,让真正的忠贞之士唾弃。
原邑百姓不服,晋文公似乎也并不着急。因为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讲信用的人,是个仁慈高尚的人,要慢慢感化,以德服众。毕竟自己刚出道,威信有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特别是收买人心。
收服阳樊后,他并没有急于出兵攻打原城。
当初,晋文公回国,训练士卒,两年就准备早点儿建功立业。狐偃认为,百姓还不懂得道义,于是,出兵安定王室,让百姓明白‘大义’。
之后,放宽政策,便利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
晋文公又打算使用他们,狐偃再一次阻止了晋文公,认为百姓还不懂得‘信用’,要教导百姓讲信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