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国 (1 / 4)
狐突的死,彻底冷了众位大臣的心,也让大家认清了晋怀公阴险凶残的嘴脸。
他们内心都盼着,重耳能早日回国。
狐毛、狐偃听说父亲被杀后,痛不欲生,时刻派人打探晋国内部的消息。暗中联络了栾氏、郤氏等几大家族,准备迎接重耳回归。
秦穆公一直不出兵,就是等着晋国的内乱。
要推翻旧政权,拥立新政权,必须有内部的支持。从内部分化瓦解,辅以外部的军事压力,是获胜的最好方法。如今,这成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拿手好戏,先在内部扶植反动势力,然后外部飞机轰炸。
晋国的栾枝、郤縠等家族,都暗中派人和重耳联系,表明立场,愿意支持他回国。
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等待了。公元前636年春季正月,秦穆公当机立断,整顿大军,向晋国进发,准备护送重耳回国即位。
对于这次回国能否成功,重耳心中疑虑,他亲自用蓍草占卜算了一卦。史官看了卦象,认为闭塞不通,难以成功;但老师胥臣却认为,卦象文武兼备,都是得到国家的象征。
这让重耳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众人到了黄河边,舅舅狐偃把祭祀用的玉璧交给重耳,说道:“我跟着您周游天下,犯的过错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是您呢?请从此告别吧。”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能进能退,才是正道。
其实,狐偃也担心,当初自己谋划把重耳从齐国绑架离开,气得重耳拿戈追赶,想一想不寒而栗。《东周列国志》则记载,在黄河边,重耳仍掉了昔日的破旧用品,让狐偃寒心,只怕有朝一日,会把跟随的旧臣,也像破旧物品一样扔掉。这并非不可能,介子推就是最好的例子。
狐偃请求归隐的做法,让重耳大吃一惊。
他是重耳的亲舅舅,又是重要谋士,回国重任在肩,岂能让他突然离去。重耳并非一般人,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含义,舅父需要一个简单的承若:苟富贵,勿相忘。
于是,重耳立刻阻止狐偃,亲自把碧玉扔到河里,发誓说:“如果不能和舅父同心同德,有河神作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