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盂地之盟 (1 / 4)
正当宋襄公抓滕子,杀鄫子,伐曹国,威慑小国,四处暴虐的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就是陈穆公。
这位陈穆公,原名叫妫款,关于他的史料,实在稀少,大部分都是参加会盟的,担当默默无闻的配角。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对齐桓公,那是发自肺腑地佩服感激。
公元前641年秋,陈穆公主动张罗,希望大家都不要互相攻打,不要忘记齐桓公的德行,要重新会盟,续写齐桓公时期的友好关系。
这个倡议,值得夸奖,也可以说是陈穆公人生的一次杰作。听说以齐桓公的名义号召诸侯,各国踊跃报名参加,甚至楚成王都来凑热闹。齐桓公地下有知,也算含笑九泉。
对比之下,宋襄公的做法,简直残暴不仁。
冬季,齐、鲁、陈、蔡、楚、郑六国,在齐国境内结盟,没别的意思,就是重新温故齐桓公时期的友好关系。
本来是一次非常好的聚会,但是,结盟的效果,出现很大的变数。
为什么?首先注意,会盟者中,增添了一个不确定因素——楚国。天子的命令尚且不放在心上,齐桓公的‘召陵之盟’,也压制不了楚国,如今,楚成王主动前来结盟示好,什么意思?谁敢相信?
但是,楚成王的到来,也没人敢表示反对。毕竟,人家是来友好结盟的,不是来打架闹事的;而且,凭楚国的实力,谁敢反对?
其次,热衷于霸业的宋襄公,并没有积极参加。显然,他对这次会盟不支持,不重视,不赞成;或者说,对新即位的齐孝公不不支持,对老牌霸主齐国不重视;这种‘离群’的做法,间接地,也是对齐桓公的不尊重。
这次会盟的主持人是谁?史书没有介绍,但作为地主,很可能就是齐孝公。借助父亲齐桓公的余威,暂时维持齐国霸业,也算个孝子。
此时的宋襄公,内心充满疑虑。关键是,他想会合诸侯,想自己继承齐桓公的霸业,想成为一代霸主。
或许他本意是好的,也想让诸侯和平共处,也想消弭战争,让天下苍生过上太平日子。可惜,他没有很好地估量自己的能力,不顾社会发展形式,走向一个极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