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颗不死之心 (2 / 4)
戎狄有一个弱点,只要你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就不惜牺牲生命,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生命重要,还是财物重要,在他们身上得到另类的诠释。
甘叔带把宝,全部压到戎狄身上,准备放手一搏。
公元前649年夏,扬地、拒地、泉地、皋地(都在洛邑附近)和伊洛之戎,共同攻打京师,焚毁东门,攻破王城。
甘叔带挺有本事,几乎把洛阳附近杂居的戎人,都收买了,差点再次上演犬戎灭亡西周的好戏。为了权力,抛弃大局,不顾国之安危,这种人,可信吗?败类都不如。
此时的秦穆公,在百里奚的辅佐下,使秦国逐渐强大;年轻的晋惠公初登宝座,也是雄心勃勃。两国都想得到王室的邀请函,及时出兵,攻打戎人,挽救了周襄王。
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霸主的齐桓公反应很慢。自从北伐山戎胜利之后,齐桓公面对天下大事,总是要迟到一步。比如救援邢卫,以及这次救援王室。
当然,古代通讯条件有限,不能立刻得到最新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但作为霸主,这绝对不是理由。而且秦国与晋国,距离洛邑也很遥远,却都及时出兵。
公元前648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在卫国的楚丘建立外城,帮助抵抗戎狄;这一年夏季,黄国被南方的楚国所灭,齐桓公无力救援。
黄国以为,自己与霸主和睦,故而不向楚国进贡。而且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一带)距离黄国九百里,路途遥远,所以疏于防范,最终被灭。
黄国,成为第八个被灭的国家。
当年贯地之盟,黄国积极前往参与,指望能躲在‘盟主’的庇护之下;管仲曾进谏齐桓公劝退江国、黄国,到如今过去十年,最终,齐桓公也没有保得黄国平安。
秋天,齐国来了一个慌慌张张逃亡的人。谁?甘叔带。
周襄王也不是傻子,平白无故,戎人怎么突然大举进攻王城?很明显,有内鬼。集中王城全部侦探力量,查来查去,蛛丝马迹都指向一个人,亲弟弟——甘叔带。
到了这个时候,外援已经撤退,内部没有依靠,甘叔带只好逃亡。逃到哪里呢?附近的小国不敢去,他明智地选择了齐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