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禅 (2 / 3)
        很快,宰孔就辞别齐桓公,回洛邑去了。

        这也不能完全怪齐桓公,当时的天下形势,王权衰落,许多雄心勃勃的人难免野心膨胀,这是人之常情。楚国甚至敢于称王,天下‘二王’并存,也没人能制裁楚国,齐桓公为什么不能问一下封禅?

        后来的晋文公,称霸以后,亲自向周襄王提出‘请隧’,要效仿周天子,死后隧葬,结果被严词拒绝;楚庄王时期,更是兵临洛邑,直接张口询问‘九鼎’的重量,史称‘问鼎中原’,结果被王孙满严辞驳回。

        这三位霸主的野心,都赤裸裸的。话说回来,没有野心,他们岂能当上盟主?

        齐桓公突然想封禅泰山,这让管仲非常难办,真要这么做,置周襄王于何地?管仲非常清楚,封禅,国君还没那个资格,因为,他也是臣子;即使他称霸诸侯,功绩辉煌,依然是臣子。

        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古时候,记载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我还能大致记得十二家。无怀氏(据说伏羲前的王者)、伏羲、神农、炎帝(这里指神农后裔)、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商汤和周成王,他们都是受天命为帝王之后,才封禅泰山。”

        列举这些人物,就是让齐桓公知难而退。

        齐桓公反驳道:“我北征山戎,兵过孤竹;西征大厦,远涉流沙,勒马悬车,登上卑耳山;向南征伐到召陵,登上熊耳山,眺望长江汉水。为平定叛乱,我召集诸侯,兵车之会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统天下,诸侯无人敢违背。与三代的帝王相比,有什么区别?”

        管仲知道,齐桓公真的很想封禅,如果直言诤谏,根本无法说服,只能适得其反。就像当初救援邢、卫一样,直言进谏,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于是,管仲提出:“古时候封禅,要有鄗上地区的黍米,北里地区的嘉禾,祭天用的盛具;江淮之间生长的三脊茅,以编织成敬神的席子;东海进贡比目鱼,西海进贡比翼鸟,还有其他十五种不求而至的吉祥物。如今麒麟凤凰不出,嘉禾不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田野杂草茂盛,枭鸟数现朝堂。这种情况要想封禅,适合吗?”

        听了管仲的话,齐桓公沉默了。虽然自己城邢封卫,定燕安鲁,尊王攘夷,称霸诸侯,但是四夷不服,百姓不安,何以去封禅?

        封禅是祭祀天地,祭祀各路神仙,不是谁想封就封,想禅就禅的。

        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去泰山搞了一次封禅大典,还被当时的儒生嘲笑一顿;辉煌的汉武帝,曾多次封禅泰山,也被太史公司马迁在史册中冷嘲热讽。这两位名声够响亮,但光凭武力,终究难以服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