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子鱼的哭声 (2 / 4)
很早的时候,成风就听说了季友的奇异卦象,而且知道他很贤能。于是,有心计的成风派人提前与季友结交,当然,这是君子之交,她把儿子姬申托付给季友,请多多关照。
现在,公子般、鲁闵公先后被杀,公子申终于等来了一线机会。
季友感念成风的好意,逃亡的时候,不忘带着公子申。这是一个宝贝,毕竟,立鲁闵公是庆父的权宜之计,背后靠山是齐国;如今小闵公已被害死,公子申才是未来的希望,才是自己所支持的。
回国之后,他马上立公子申为国君,就是鲁僖公。
这是一笔大的投资,双方获益匪浅。公子申成为鲁国国君,作为回报,任命季友为上卿,主管朝政。从此以后,季氏权力经久不衰,‘三桓’开始得势,后世公认,‘三桓’的崛起,就是从鲁僖公开始的。作为回报,‘三桓’保留了祭祀鲁僖公的庙宇,直到被一场大火烧毁。
成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国君,后世称她‘鲁国母仪’。将来她去世后,周襄王都派遣代表参加葬礼,送给含在口中的玉和相应的丧仪,很风光。
鲁僖公即位,鲁国终于得以安宁。
在庆父、哀姜逃离鲁国之后,鲁国没有国君,内部一片混乱。可以说,鲁国之乱,齐国的‘美人计’是主要祸根,齐桓公也觉得惭愧,本想联络感情,没想到弄巧成拙,于是派遣贤臣高傒,率军安定鲁国。
高傒是贤臣,深明大义,齐国人信得过他,之所以派他来,并非为了打仗。否则,何不派善于带兵的王子城父?
当然,这其中难免有管仲的功劳。鲁庄公曾经无偿给他修筑封邑——小谷,这份情,不能忘。
据《公羊传》记载,高傒率军到达鲁国后,鲁僖公刚刚即位。外国军队前来,难免让人生疑,高傒立刻与鲁僖公结盟,表明全力支持新君;同时,还派遣军队为鲁国修筑城墙。
鲁国人非常感激,许多年以后,他们还夸赞高傒,茶余饭后,讨论某段某段城墙是高子给修建的,并且希望他能再去鲁国。
高傒这个人,虽然不如管仲有名,但成就齐桓公的霸业,他功不可没。将来安定齐国,全靠他运筹帷幄,属于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让人放心的人物。就好比我们十大元帅之一的**,‘吕端大事不糊涂’。
鲁国的安定,齐桓公功劳不小,否则趁着鲁国连死三君,内乱不休,很轻松就可以灭掉鲁国。然而,他没有那么做,反而使鲁国得以安定,受到后世好评。
有了齐国的支持,一切都好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