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逃亡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的是逃亡吗 (1 / 3)
        再说陈完,原本在陈国也还不错,虽然暗藏危险,但他处处小心,总能逢凶化吉。加上他‘虞舜’的血脉,别人难免也会高看他一头。

        然而,公元前672年,风云突变。

        由于陈宣公杵臼喜新厌旧,有了小媳妇,厌弃旧夫人;有了小儿子,更换旧太子,导致新的杀戮。

        作为国君,都有残忍的一面,他竟然狠心杀死了自己原来的太子御寇。御寇没有过错,故而孔夫子在《春秋》中为他留下一笔,当然,主要是谴责陈宣公:父杀子,没人性。

        陈完与太子御寇关系不一般,害怕受到牵连,带着一位叫颛孙的同党,一起逃亡齐国。但不知为何,颛孙在齐国并没有久居,很快就到鲁国谋发展,他的后代被称为颛孙氏。

        逃到齐国后,陈完定居下来,改名为田完。为什么姓田,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封地在田,于是改为田氏;有的认为古代‘陈’、‘田’谐音,故而改为田氏。

        总之,陈完成了田姓一支的鼻祖。现在的妫姓、姚姓(虞舜生于姚墟)、陈姓、田姓、胡姓,都源自虞舜,被称为‘妫汭五姓’。另外还有一些分支,比如孙姓(源自田书)、司马姓(源自司马穰苴)等。

        在齐国,齐桓公跟他谈论天下大事,田完回答合礼得体,深受器重。齐桓公很高兴,当时竟然要任命他为卿。

        这个级别相当高,即使如管仲,也没有被任命为卿。因为上卿被高氏、国氏占据,绝不容变动;剩下还有一个下卿名额,职位不低,居于各位大夫之上。

        刚刚见面,还没有任何功劳,凭着一张嘴皮子,三言两语,就要被任命为卿,岂能让人信服?此时的齐国,有管仲,鲍叔牙、隰朋、宁戚、王子成父等,可谓人才济济,凭什么任命一个新来的为卿?

        田完非常精明,那是在危机中长大的人,眼看众人目光不善,委婉推辞了齐桓公的好意,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他客气地对齐桓公说:“我是逃难来的,能获得宽恕,免除罪过,没有恐惧,这是君王莫大的恩惠。我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岂敢接受高位而招来别人的指责?谨冒死相告。”

        并且,他还引用了几句古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高大漂亮的车子,

        招呼我用的是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