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凡是’ (2 / 4)
虽然鲁庄公与齐桓公在柯地会盟,赚足了面子,得尽了好处,但是,他对齐桓公的霸业,并不完全信服。作为邻居,齐国吞并鲁国的野心,从未消散,不得不防。
公元前679年的鄄地之盟,齐桓公的霸业得到正式承认,但鲁国没有派代表参加;公元前678年的幽地之盟,诸侯国君亲自参加,唯独鲁国,只派遣一个地位低下的去敷衍。
紧接着,公元前677年夏,就发生了遂人灭杀齐国士兵的事件。
一切都预示着,鲁国,对齐桓公的霸业不满意。
这次王室内乱,齐国没有出兵,或许是不想介入王室内部纷争;或许觉得周惠王自作自受;或许由于各种灾害;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受困于遂国,特别是鲁国,必须考虑如何应对,否则连内部的怒火都难以平息。
自从占领遂国,齐国派军队驻守,其实跟灭掉差不多,鲁国也无可无奈何。
柯地之盟后,齐国虽然还给鲁国一些土地,却并没有让遂国复国,故而遂国一直暗流涌动;鲁国某些人心中不服,迫于齐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只能保持沉默,暗中却与遂国人谋划复国。
现在,遂国人破天荒的,勇敢的,杀死了齐国的全部守卫部队,这个娄子捅的太大了。按照常理推算,一定有幕后黑手,否则以弹丸遂国,绝不敢如此猖獗。
到底谁给了遂国人如此底气,敢杀光齐国戍卒,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背后一定少不了鲁国人的影子。因为遂国原来一直是鲁国的附庸,被齐国霸占不还,当然不甘心。《东周列国志》认为,幕后主使是鲁庄公的大哥庆父,不知从何而来。
这次事件,让齐桓公愤怒至极,也给管仲刚刚建立的良好环境,以沉重的打击。因为按照管仲的路子,要以‘德’征服四方,武力则是辅助,战端一开,后患无穷。
遂国发生如此重大**,鲁庄公好像没事一样,也不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公元前676年夏,戎人袭击鲁国边境,鲁国竟然没有发觉。虽然戎人抢劫不击鼓不敲锣不通知不讲究,但鲁国的防守实在太松懈,没有一点儿警惕性。
鲁庄公听说后,勇敢地率军前去追击,一直追到济水之西,结果是一无所获,没追上。其实,鲁庄公追击的时候,戎人早就撤退了,上哪儿追去?就是故作姿态,走个形式,给别人看看自己的勇敢。
也不知他是装作轻松,还是真有闲心?好像遂国的事件,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