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一轮的杀戮 (3 / 4)
古往今来,变节投敌的奸恶之徒很多,数一数,没见到几个能得到善终,这类人,死不足惜。比如大家熟悉的秦桧、吴三桂、汪精卫,都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那些人是大奸,傅瑕只能算小鬼,他虽得苟延残喘,却也在劫难逃。
子婴死了,当了十四年国君,也防备了郑厉公十四年,没什么突出业绩,也没什么糟糕表现。痛恨之余,郑厉公连个谥号也没给。虽然如此,事实不能改变,子婴,成为春秋时期第七位被弑的国君。
郑厉公如愿即位,却没有一点儿兴奋,十七年,整整逃亡十七年,日夜在煎熬中度过,心早已碎了。他的苦闷,他的怨愤,他的仇恨,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爆发出来。
即位后第一件事,很简单,就是杀死傅瑕。
镇守大陵十多年,阻止我入郑,如今虽有小小功劳,难敌死罪。而且这种临场变节之人,就是个危险分子,傻瓜才敢把他留在身边。杀了傅瑕,也算是替子婴的两个孩子报仇了。
傅瑕临死前,悔不当初,叹息道:“重德不报,确实如此啊!”那叫‘重德’吗?那是‘欺君叛国’,难容于世,如果真有后悔药,到地下吃去吧,死的已经晚了。
卖人者,亦被人卖,这是真理。当你想要出卖别人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将来有一天,你可能也会被人出卖,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傅瑕被杀,老臣原繁并没有屈服,称病不朝。他是郑庄公的庶兄,郑厉公的伯父,昔日也是战功赫赫。
郑厉公派人质问他:“傅瑕对国君有二心,我已经杀了他。帮助我回国的人,我都给了他们上大夫的职位,我离开国家十七年,您不曾告诉我国内的情况,现在我回来了,您也不亲附,我感到很失望啊!”
刚刚主政,就开始兴师问罪。杀人需要堂皇的理由,即使是强词夺理,就像《狼和小羊》的故事一样,一定要找个好理由。
原繁明白话中之意,回答道:“臣下不应该有二心,这是上天的规定。子婴居于君位十四年了,现在策划召请君王回国的,难道不是二心吗?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人,如果都用官爵做贿赂,以劝说别人三心二意,君王又怎么办?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就上吊自杀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活要活的坦荡,死就死的明白,迎合强权,忍辱偷生,这不是原繁的风格。
如果遇到的是明君,死亡线上也能被救回来,比如管仲;如果遇到的是昏君,无论多么忠贞爱国,也难逃一劫,例如比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