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刺客鼻祖与第一位霸主 (4 / 5)
杀死曹沫,很简单,关键时刻,被管仲阻止。他说道:“贪图小利益,逞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义;没有信义,也就失去了别人对您的支持,请归还鲁国土地。”
信义,这才是称霸的关键。
齐桓公有一点特别好,能权衡利弊,听进去正确劝告,而且特别信服管仲。这几句话,立刻让他的怒火烟消云散,土地嘛,身外之物,还给鲁国;也让诸侯知道,我是‘以德服人’。
‘有怒火是本能,控制怒火才是本事。’就这样,曹沫几次战败所丢失的土地,瞬间全部回归。
虽然没有记者采访报道,但是,柯地盟会之上,齐桓公被劫的事情,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诸侯。
再往后,诸侯听说齐桓公放过曹沫,并且遵守诺言,归还鲁国土地,内心对他非常佩服:有胸襟,守承诺,讲信义,值得信赖!
于是,四方纷纷归附。
本来是件丢人的事,经管仲一引导,反而成了讲究信义的典范,赢得诸侯拥护。领导就喜欢这种手下,能把坏事,转化为好事。
这是一次极佳的正面宣传,正如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所说:一切皆有可能。
有时候,我们真不必讨厌广告,那也是制作者的心血,融入了许多智慧和汗水,很值得欣赏。
一年以后,齐桓公就正式称霸。
现在说说曹沫,《左传》中没有记载曹沫,只有曹刿。
‘劫盟’这件事,《春秋》只字没提。这么重要的一次国际事件,而且和鲁国有重大关系,《春秋》竟然一点儿记录都没有,很不合常理。解释《春秋》的《左传》,自然也没有提及。
我们知道,孔子晚年删定《鲁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他削去了哪一部分?后世无从查考。到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原始的《鲁春秋》就消失了,只留下孔子消减的《春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