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人才 (3 / 5)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齐桓公作为一代霸主,最大的优点——有自己的主见,故而坚决不同意。如果派人暗中查访,只怕此人有小毛病,因为小毛病却抹杀他的大优点,这样容易失去天下贤才。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一代霸主,齐桓公还有‘三大缺点’呢。他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宁戚,成为他的霸业不可或缺的一员,将为齐国大军提供充足的粮食。
管仲接着说:“在平原广郊之上,使战车不乱,战士不退,鼓声一起而三军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封他为‘大司马’,负责军事。”
这位王子城父,地位可不一般。姬姓,周桓王的小儿子,正宗的王室血统。在周王室任职‘城父’,相当于现在北京卫戍区司令,所以称他王子城父。
当初周桓王临死之前,把小儿子王子克托付给周公黑肩。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不听辛伯劝告,要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这就是著名的‘王子克之乱’。
王子克谋反失败,逃亡南燕,从此没有消息,周公黑肩则被杀。王子成父因躲避王子克之乱,逃到齐国,后来以王为氏,后来山东琅琊王姓始祖之一。
管仲发现他的军事天才,任命他为‘大司马’,相当于后来的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军。
紧接着,管仲说:“审判案件,调节纷争,不妄杀无辜的人,不妄诬无罪的人,我不如宾须无,请封他为‘大司理’。”
‘大司理’,相当于现在国家人民法院院长,负责全国冤狱诉讼。这个位置的重要程度就不用多说了,如果没有责任心,没有良心,没有爱心,只为了升迁而破案,那就会造成令人发指的冤假错案。
宾须无,档案不祥,据《史记》记载,他与隰朋很早就共同辅佐公子小白,是史书中最早的宾氏,被公认为宾姓始祖。
此人除了善于断案,还正直敢言,从不隐藏。据《管子》记载,齐桓公称霸后,多次会盟诸侯,难免野心膨胀,幻想更进一步,取代周朝,成就自己的王业。
他向管仲请教此事,管仲没有回答,让他去问鲍叔牙;齐桓公又向鲍叔牙请教,鲍叔牙也沉默不语,一杆子又把他支到宾须无那里。只有宾须无,能为他解惑。
齐桓公感到很奇怪,这个问题很难吗?问一问都不行吗,有啥说啥,何必支支吾吾,躲躲闪闪?于是,他只好去向宾须无请教。
管仲、鲍叔牙不愿否定齐桓公,把这个难题推给了宾须无,有点儿不讲究。宾须无也不客气,坦率地说:“古代能成王道的,国君德高望重,臣子德微望轻,您现在恰恰相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