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程 (4 / 4)
一个国家,保护不了一个人,这是耻辱,鲁庄公的耻辱,鲁国的耻辱。
囚车载着管仲和召忽,到达齐国境内,管仲问召忽,是否害怕?
召忽对管仲说:“何惧之有?现在形势已经安定,你为左相,一定用我为右相,杀害君主而用我,这是对我的再次羞辱。你为生臣,将来辅佐齐国称霸诸侯;我为死臣,愿随公子纠于地下。死者尽忠,生者成名,各尽其职,你努力吧!”(《管子》)
说完,他自刎而死。
召忽可以不死,但他选择了死。没有人要杀他,也没有人阻止他自杀,他的信念很简单:做儿子就要尽孝父母,做臣子就要尽忠国家,做人,就要像个人样。
他兑现了自己的誓言,跟随公子纠一直到地下。
管仲没有选择死亡,他的任务更加艰巨,回到齐国,还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将从此结束自己的霉运,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一个杀兄即位,一个荐朋治国,政治的两面性,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管仲终于活着回到齐国,在朋友鲍叔牙的举荐下,将把齐国推向最辉煌的巅峰。
一百多年后,孔夫子的徒弟子路和子贡,对管仲颇有微辞,特意询问老师:“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忠死,管仲偷生,这能称得上大仁大义吗?”
这两位,终究没有孔子的目光与胸襟。
孔子说:“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没有他,我们都披头散发,成为野蛮人了。多么仁义啊!多么仁义啊!如果都像召忽那样,为了一点儿虚名,效仿匹夫匹妇,动不动就找个沟壑自杀,恪守小节,谁能知道呢?”
一个‘仁’字,可以看出,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相当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