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我者鲍叔 (1 / 3)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现。
据记载,汉文帝时有个大臣翟公,受到重用,每日门前车马盈门,宾客如云;后来不小心丢官了,则四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再后来他官复原职,许多宾客又恬不知耻登门拜访。
什么世态炎凉,什么人情冷暖,翟公全都看破。对这些人厌恶到极点,又无法躲避,于是在门上写下这几个大字,羞辱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希望他们知羞而退。
当你身居高位的时候,身边围绕许多人,好话说尽,媚态演尽,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中很多甚至是你的敌人,只有被出卖了,被踩在脚下的时候,才知道,啊,原来他不是朋友,是小人!
春秋时期,有三对朋友的情谊让人敬重,排在首位的,就是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后世称之‘管鲍之交’;之后,有秦国的百里奚、蹇叔,我们称之‘蹇奚之交’;春秋末期,楚国的伍子胥、申包胥,也是一辈子的友谊,甚至成为对手,我们称之‘二胥之交’。
管仲,姬姓,名夷吾,字仲,谥号敬,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后世尊称管子。
《国语》记载,管夷吾自称是周穆王的后代,先祖封在管邑,故而以管为姓氏,也算是皇亲国戚。
但到了春秋时期,管氏已经完全衰落,没有了王族的风采。管仲的父亲也是齐国一个大臣,很早就去世了,所以,管仲从小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
作为贵族后裔,有一个很优越的条件:就是从小能接受官方教育。
而管仲勤奋好学,志向高远,眼看诸侯纷争,天下将乱,常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但他资历尚浅,人微言轻,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都不受重视;三次出仕,三次被罢免,不得不为了吃穿用度发愁。
虽然仕途与生活都很落魄,有个人一直很看好他,那就是好朋友鲍叔牙。
鲍叔牙,也称鲍叔、鲍子,姒姓,上古八大姓之一,杞国人,属于夏朝后裔。他与管仲年轻的时候就认识,而且慧眼独具,认为管仲高瞻远瞩,胸怀天下,必能成就大业。
据《史记》、《管子》等书记载,管仲家里很穷。穷到什么程度?他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赔多赚少,每次赚了钱,自己毫不客气留下绝大部分,给鲍叔牙留下很少一部分,差点儿连人家的本钱都给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