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熟的季节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瓜熟的季节 (1 / 4)
        齐襄公灭掉纪国后,又帮助外甥卫惠公朔回国,身边美女文姜陪伴,国内国外无限风光。可以说,正是人生得意之时,谁还敢再提他的烂事?老百姓敢说,没用。

        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他已经惹得天怒人怨。齐国内部骂声一片,激流暗涌,就差一点火星。

        当时的大臣鲍叔牙,看齐襄公政令无常,放纵无度,长此以往,齐国必将发生祸乱,前途未卜。于是,提前保着公子小白(齐襄公弟弟),逃亡到莒国。

        这位公子小白,大家或许都不太熟悉,其实他名声很响亮,就是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另外一个弟弟公子纠,在管仲、召忽的辅佐下,继续留在国内,观察事态发展。因为,管仲知道齐襄公难以长久,公子纠排行老二,或许可以捡漏,故而蛰伏等待。

        春秋时期著名的第一批风云人物,开始现身。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齐襄公:醉杀鲁桓公,与鲁夫人通奸,杀罚不当,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两个弟弟惧祸,分别逃往鲁国、莒国。

        公元前686年夏,齐、鲁派遣大军联合伐郕(今山东宁阳一带),这就是一次赤裸裸的以大欺小。

        郕国弹丸之地,不堪一击,齐襄公与鲁庄公都没有亲自率军。很快,郕国难以抵御,被迫向齐国投降,而齐国呢,也不客气,把郕国收归国有,独自享有了胜利果实。

        战争还没有结束,齐国攫取了胜利果实,鲁军只好先期回国,避免额外的冲突。

        郕国保存了一小部分,继续艰难地存活下去,到后来还是被鲁国吞并。

        这对鲁国是耻辱,都是战胜国,为什么不能分享胜利果实?哪怕给一座城邑,也算收获。当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很生气,请求发兵攻打齐军。

        庆父,字仲,鲁庄公的同父异母弟弟。古代讲究‘嫡长为伯,庶长为孟’,他是庶长子,后代称孟孙氏,鲁国著名的‘三桓’之一。

        此人野心勃勃,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来源于他。

        鲁庄公虽然年轻,却是一代明君,眼光独到,心胸宽广。他看出齐襄公不得人心,必将有内乱,所以谦虚地表示:“是我德行不够,不怨人家,我们暂且修身立德,等待时机。”

        他的宽容英明,让鲁军安全撤回,没有损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