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之仇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世之仇 (2 / 5)
        说实在的,周桓王刚刚在‘繻葛之战’中被郑庄公打败,心情郁闷,自顾不暇,哪有威望替纪候摆平齐国?这根本行不通,鲁桓公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回绝——对不起。

        因为公元前717年,齐、鲁在艾地结盟之后,双方关系一直不错。鲁国与纪国是亲戚,与齐国也是亲戚,鲁桓公甚至还是齐僖公的姑爷。能够置身事外,已属不易。

        要想阻止齐国灭纪之心,难!

        但是,作为亲戚,鲁桓公也不能置之不理。在纪侯‘妙策’的基础上,鲁桓公推陈出新,有了一个新的计谋:为纪候牵线搭桥,让纪侯主动把女儿嫁给周桓王。如果与王室联姻成功,还用去求情吗?那无形的关系网,比任何甘言珍宝都好使。

        此事一拍即成,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按礼,天子娶亲,要同姓诸侯主婚。公元前704年冬季10月,雨夹雪,周桓王派祭公(三公之一)到鲁国,商议前往纪国迎娶王后的事宜。

        有了周桓王这层关系,纪国就安全了吗?周天子的权杖,已经不好使了,哪有功夫顾及那么多。

        但纪国攀上王室这个高枝,还是有点作用的。纪候的女儿,成了周桓王的王后,这对齐国灭纪的大策略非常不利。齐僖公明白,这个‘馊’主意,就是姑爷姬允干的,是罪魁祸首。

        齐鲁关系,瞬间一落千丈。

        公元前702年冬12月,郑国的太子忽,邀请齐、卫,共同伐鲁。

        这次兵戎相见,源于四年前救援齐国,大败山戎。当时,太子忽败戎功高,举办宴会赏赐的时候,却被鲁桓公排在最后,太子忽愤恨不已,故而挟带怒火,前来伐鲁雪恨。

        已经过去了四年,这点怒火还没有消失,将来怎么当国君?怎么执掌郑国?怎么统领群臣?心胸狭隘,难成大器。

        至于齐僖公,对鲁桓公帮助纪国的做法耿耿于怀,也不顾女儿文姜的感受,抛弃亲戚关系,兵发鲁国。

        国家利益面前,亲情,不值一提。

        卫国的卫宣公,巧夺儿媳宣姜,也算齐僖公的姑爷,当然要帮助老丈人。说白了,老丈人联合姑爷,攻打另一个姑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