繻葛之战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繻葛之战 (2 / 3)
        在中国的战争史上,这应该是最早的实战阵法应用记载。与近代的一些战争场面类似,坚固的坦克在前冲锋,士兵在后策应。

        这次面对周桓王,郑庄公收起了‘蝥弧’大旗,毕竟面对的是周天子,并非诸侯,不能以‘蝥弧’讨伐。

        对周桓王,可以客气一些,对陈、蔡、卫三家,可就没必要再客气了。郑庄公命令两边的方阵,只要看到中军的旗帜挥动,同时击鼓进军,像钳子一样,把王室的两翼剪断。

        首先是陈国军队,几乎刚触即溃,不堪一击;紧接着,蔡国、卫国的军队,面对勇猛的郑军,很快也四散溃逃。

        没想到,两翼诸侯的军队,这么菜,瞬间把周桓王的中军孤立出来。郑军很快向中央合拢,周桓王虽然奋起反击,奈何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王师溃败。

        作战过程中,郑军将士猛打猛冲,真是不给周桓王一点儿面子。

        郑国有一员大将,名叫祝聃,善于骑射。公元前714年,北戎侵犯郑国,祝聃曾追逐戎人,把他们从中间截断,颇有功劳。

        击败戎人算什么?如果能活捉天子,才是人生顶点。作为射箭高手,早就盯着周桓王的车马麾盖。逃跑大军中,周桓王的服饰车马,十分醒目,简直就成了活靶子。祝聃也不客气,弯弓搭箭,瞄准了周桓王。

        当时败局已定,周桓王只顾逃命,根本没想到有人敢向他射冷箭。

        真是开弓如满月,箭去如流星,一箭正中周桓王的肩膀,他大叫一声,差点跌落车下。

        与此同时,郑庄公也在关注着战场形势,发现天子中箭受伤,慌忙下令,鸣金,鸣金,赶快鸣金!

        这算什么打法?眼看胜利在望,却鸣金收兵了。

        祝聃不明白其中道理,刚刚射中周桓王,士气正旺,请求继续追击,要彻底打败敌人。

        看着这位猛将,郑庄公赶忙挥挥手,阻止道:“君子不欺人太甚,哪里还敢欺凌天子?那不是戎狄,只要能挽救国家于危亡,社稷没有亏损,这就足够了。”

        他还没糊涂,知道见好即收。如果真把周桓王射死,他就成了弑王的千古罪人,名垂竹帛;即使把周王活捉,面对众将士,怎么处置?难道还捆绑入狱不成?那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可以说,自从赶跑弟弟太叔段之后,郑庄公真正走向历史前台。郑国几乎年年有战争,甚至天子的军队都来讨伐,局势比宋国还惨重,但是,却没有大臣造反,百姓也不觉得劳苦。

        如此困境,战争不断,依然安如泰山,可见郑庄公水平不一般,后世学者称他‘小霸’,也是有道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