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春秋前传 (2 / 3)
有时候,动物的心肠,比人类善良!
孩子没有被伤害,安然无恙,但也没有被人捡走,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好的超乎想象,那么可爱的一个婴儿,竟然没人捡。
这不禁让人感叹,买卖婴儿,世风日下,该死!
孩子在手中是个祸害,必须处理掉,怎么办呢?姜嫄毕竟是母亲,不忍心亲手杀死或掐死自己的骨肉。
于是,她又要把孩子扔到树林里。恰巧,树林里捕鸟的、掏鸟窝的、盗猎的、购买野物的,人来人往,姜嫄也不敢轻易靠近。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孩子扔在渠沟的冰面上。
这可有点狠了,大冬天的,比扔到垃圾桶里要狠毒。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心头之肉。姜嫄终究不忍看着孩子被活活冻死,她眼含热泪,躲在远处偷偷地看着,希望能有好心人把孩子捡走抚养。
这冰天雪地,哪有人影?眼看孩子就要被冻死在冰面上。
不过吉人自有天佑,孩子的哭声,引来许多鸟儿,估计是喜鹊一类。或许真是上天派来救援后稷的,这些鸟儿也有灵性,把后稷包围起来。有的用翅膀盖在孩子身上,有的把翅膀垫在孩子身下,避免了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这话一点儿不假。在此呼吁一下:请爱护鸟类吧!不要为了一点儿利益,为了那伶仃的美味,伤害那些在天空飞翔的朋友!
老天都在帮助这孩子,姜嫄的心里,热乎乎的。她的心,彻底融化了,再也不管什么天灾人祸,急忙跑过去,眼含热泪,紧紧地抱住那个婴儿,把他抱回去,一点点养大成人。
由于起初想把他抛弃,后来又捡回来,几番辗转犹豫,所以,姜嫄就给孩子取名为弃,‘不抛弃,不放弃’的弃。
后稷出生的地方,在今天山西省稷山县,后人称他‘稷王’、‘稷神’;姜嫄则被后世尊称‘圣母’,在陕西武功县有她的祠庙,刻着‘母仪邰城’匾额。
这孩子,从小就很出众,志向高远。
说起他的志向,也许大家觉得好笑,特别是城里人,更加会嗤之以鼻。因为弃的志向很简单——种地,整天不知疲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但是,请不要嘲笑,‘人是铁,饭是钢’,农民,是最应该被尊敬的人。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在那个无比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解决温饱问题,绝对是第一重任。
能把庄稼种好了,哪怕多生产一点儿粮食,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即使现代,人们也在以各种手段,琢磨着增产、增产、再增产,向土地索取一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