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绿营的试探 (1 / 2)
李小根本来是极不情愿跟着宝山县和川沙县驻防绿营出来走这一遭的----大晚上的不让人好好睡觉,公鸡刚啼过头遍就命令他们开拔,还叫不叫他们这些当丘八的活了?!
李小根,小名根子,上海县本地人,祖孙三代都在绿营里从军。当然,说是从军,只不过也是充个人头混口饭吃而已。他们家世代在绿营里当差,父死子继,几十年下来祖传的武艺身手剩的不多,可是蝇营狗苟的东西却学来不少,父辈的几个同在营里吃皇粮的叔叔还抽上了大烟!
李小根还算是好的。他没抽大烟,手上好歹还留下来几分使红缨枪的功夫,同时也从没跟着营里的痞子恶霸们出去开赌场放**外加欺男霸女,干过的最荒唐的事儿也不过是花了三分碎银子从上海县城的街面上临时雇来了一个无赖顶替自己的位置、去帮自己出操。总而言之,在宝山县驻防绿营中,像根子这样干净的大头兵实在是不多!
然而干净本分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要论干净,根子的父亲李老根比他还干净,可母亲当年不是照样嫌父亲空有武艺不会捞钱、扭头就跟了一个把总跑了?!这还不算,父亲见自己的媳妇被人给抢了,竟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还得在官面上巴巴地上赶着陪笑脸讨好那个给他戴绿帽子的小官儿。那个姓鲁的把总一高兴,后来还给父亲谋了一个外委把总的衔儿,这样一来李老根儿也算是用老婆换来了半顶官帽子,手下管了几个人,勉勉强强脱掉了李家身上穿了好几辈儿的大头兵号褂!
可是问题在于:李老根的这个”把总“前面有个”外委“的尾巴,说穿了不过是个稍微有点小权力的临时工而已,压根儿没有正式编制,上官一句话就能给他撸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小根得巴巴地跟着大军开拔、企图能通过这一次比较轻松的“剿灭流寇、弹压乱民”的差事中捞到一点好处。外委把总想要转成实职把总、并且把职位传给子孙,不仅要讨好上官、四处打点、确保有人帮你保荐,同时手里还必须有实打实的过硬的军功才行。因此,为了他们老李家的前途,已经足足有一个多月没怎么操练的李小根就必须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穿上号衣拿上尖枪,浩浩荡荡地跟着大部队去“剿匪”!
照常理来说,绿营的调动应当没有这么快----自雍正年间以来,拆分绿营调兵权和指挥权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以至于到了1850年左右,就连地方督抚这样的一品封疆大吏都无权单独直接指挥一省的绿营兵。总督和巡抚虽然有调兵权,但是对非直属于自己的兵马没有指挥权;提督和总兵有管带兵士的指挥权,并且承担平时操练之责,但是这二者都没有擅自调动兵马的权限。遇到军事行动,规模大一点的必须行文兵部衙门、等待圣裁,规模小一点的也必须由督抚节制提督、总兵来调集兵马,或者由所在治所的行政长官同当地驻军的最高武官相串联、互相取得对方同意后才能动兵。
不过问题在于:以上这些常规步骤是在一般情况下才需要走的----而现在的松江府和上海县,面对的绝不是一般情况!
话说上海道台吴建彰昨天刚刚在道台衙门里坐稳,就有从人来报,说是上海城北吴淞江以北的地皮上一夜之间崛起了一座城寨。道台大人连忙去到城楼上一看,结果差点儿没把他吓出心脏病来!英法租界以北的黄浦江左岸本是一片荒芜、仅仅只有几个小小的渔村,此时却是高楼林立、守备森严,附近的黄浦江上还停泊着许多散着金属光泽的大船!
当人们看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一定会是把这种东西往自己能够理解的事物上生搬硬套,吴道台自然不能免俗。这伙不速之客不知从哪里来,不过一昼夜就在城北建起了一座新城寨,外围已经筑起的土垒和拒马都清晰可见,土墙上还依稀能看见持械之人在来回巡逻----这明显就是来者不善啊!吴建彰不是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大清腐儒官僚,想当年他在广东经商、位居十三行之一席的时候可没少跟洋夷打交道,所以他知道这伙人肯定不是洋人。
若不是洋人,那会是谁呢?
不会是长毛吧?!可是据说长毛现在还远远没到上海啊?!
这样的推测让吴建彰打了个寒战,后背也冒出了冷汗。关键在于,不管这伙人是不是长毛,他们不是好人那是板上钉钉的了!
试问有哪群大清国的良民会借着夜色掩护,在荒地上筑起城寨、修建工事、持械图谋不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