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被俘的“匪二代”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被俘的“匪二代” (2 / 3)
        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在五百年前,圣皇定鼎天下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多是些巫民蛮夷。也就是圣皇讨伐西戎,征召狼兵,这块蛮夷之地着实出了不少当兵材料,才让这块土地也纳入天下九州,划定府治,名为“南平”。

        南平府山多田少,比不上夏江府的鱼米之乡,也比不上安阳府的沃野平原,经济上一直甚为惨淡。尽管天下承平已久,但南平的彪悍民风还是遗留了下来。出山则为猎户农夫,进山则为寨匪山贼。盘踞曲梁山方圆五百里,大大小小,扯起了数十股旗号。

        如此荒僻的所在,只有在朝中犯了事儿、或人缘差到极点的官员,才会被发配到南平来做知府。有一句谚语,在玉京城的官员圈子里广为流传:

        “西有青沙口,东有海琼州,莫道天下无相怜,人到南平不复还!”

        青沙口常年与胡人交战,海琼州孤悬海外、瘴气肆虐,与南平一样,都是大乾王朝最荒僻恶劣的所在。

        南平之险,就在于匪患猖獗。

        别的地方,贼匪都是小股人马,聚啸山林,剪径劫掠而已。而南平的匪,才是这块土地真正的主人。小股的匪,比如“三山好”、“双合盛”之流,或占山谷田庄,或占河流渡口;大股的匪,直接就是圈占山林矿场、把持一府的经济命脉。

        在南平的贼匪中,飞虎寨是较为强劲的一支。占据了曲梁山最大的几条支脉。飞虎寨六大当家,也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在曲梁山方圆五百里内,飞虎寨大当家“赤大虫”毛峰的名号,是能止小儿夜啼的。

        以往,南平府的知府,基本上都是升迁无望的贬官,或者即将致仕的官场老油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个个都深得无为而治的精髓,与各大山寨旗头,也都相安无事。

        然而,两年前,太子府的少詹事、内阁侍读学士刘叔瑜,不知犯了什么事儿,被撸到南平来做知府——虽说都是四品官,但这差别就大了。

        刘叔瑜被贬到南平,在府城大悲寺的影壁上,题了一首诗:

        朝奏一封九重天,夕贬南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诗中只有壮怀激烈,毫无哀怨情态。上任之后,雷厉风行,厉兵秣马,整顿吏治,好一番作为。原本清闲的府兵,也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杀气腾腾。

        剿除匪患,乃是刘叔瑜最大的治府纲领。他定下“剪枝除蔓,直捣黄龙”的剿匪之策。两年时间,竟生生把南平府的小支匪患,除得干净,只留几支比较大的山寨旗头。

        中间,也有寨子派人去刺杀刘叔瑜,不料运气不好,误中副车。反而让刘叔瑜得了教训和理由,一纸书信,向京中求援。朝中再怎么龌龊,也不堪让堂堂太子詹事死于贼匪之手。于是调来了虎贲卫副统领薛破虏,率十二狼卫赴南平,助刘叔瑜剿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