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性简史-第六章外族入侵(下) (2 / 6)
米兰敕令。在**刚刚兴起时,罗马帝国信仰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众多神只的多神教,而笃信一神论的**就成了另类,加上早期的**徒多是贫苦之人,他们具有明显的反抗意识,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因此多次遭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迫害和压制。但是,由于**自身的强大生命力,统治者的迫害并未阻止**的传播。随着**的迅速发展,教徒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限于贫苦民众,开始深入到了罗马帝国的上层和军队,甚至连戴克里先皇帝的妻子也信奉了**。由于统治阶层开始逐渐了解并融入**,使得**教义也更趋向于顺从统治阶层。到4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信奉**的信徒多达600万人。
面对**势力的日益增长,罗马统治者逐步认识到**有克服帝国思想混乱的积极作用,便开始对它采取宽容与怀柔政策。帝国西部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执政后,认为**虽有破坏的力量,但其教义在罗马帝国甚至在帝国以外却形成了一股自由结合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其团结一致的意志,可以为日益混乱的帝国实现组织意图提供便利。为了向**寻求支持,也为联盟帝国东部的力量,311年,君士坦丁和帝国东部的皇帝李锡尼联合颁布了《宽容敕令》,准许**徒信教自由,不受歧视。313年,君士坦丁将自己的妹妹康士坦提娅许给李锡尼,双方会晤于米兰,并联合颁布了《米兰敕令》,向世人宣告:
“尽管为了保证帝国的存续和安全有许多重大问题使我们日夜操劳,但我们仍时刻不忘改正各方面的错误,使一切都能恢复罗马的古制,并重振罗马的公众秩序。我们还特别希望使那些抛弃祖先所建立的宗教和仪式,狂妄地厌弃古代的一切做法,完全凭自己胡思乱想凭空造出一些荒唐的法律和奇谈怪论,并在我们帝国的不同省份自行组成社团的受蒙骗的**徒重新回到理性和合乎自然的道路上来。我们在此前发布的一些意在敦促大家崇敬诸神的敕令已使许多**徒陷于危险和苦难之中,其中许多还丧失了性命。而且还有更多的人,由于始终仍坚持其渎神的愚蠢做法,至今不能参加任何正常的公众宗教活动,为此我们本着一向宽大为怀的宗旨,决定对那些不幸的人格外开恩。我们今后将允许他们自由表达各自的想法,只要他们永远不忘对已公布的法律和政府抱着适当的尊敬,他们便可以毫无畏惧、不受任何干扰地在各自的会场中集会。我们希望我们的宽容将会使得**徒们在他们所崇拜的神前祷告时勿忘为我们的安全和繁荣,为他们自身以及为共和国祈祷。”
米兰敕令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承认了**的合法地位,规定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捐赠,教会神职人员能够豁免赋税和徭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转变成为被承认的合法宗教。此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众都有信仰**的自由,**也成为了罗马帝国政权的精神支柱。为落实米兰敕令,罗马帝国统治者还发还了此前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这是罗马法律上第一次承认**会可以拥有财产权。
但是,君士坦丁并未完全抛弃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多神教。他在位期间,**与各种“异教”基本处于平行地位。324年,君士坦丁统一了罗马帝国,并成为帝国的独裁者。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主持召开了名为“全世界大会”的宗教会议,制定了所有基督徒都必须遵奉的信条:圣子基督是永恒的,与圣父、圣灵是同体的。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由于君士坦丁大帝在**合法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
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公布敕令,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同时“取缔一切异教迷信活动”,**开始出现了排他性,并日益发展为地中海地区的唯一正统宗教。此后,**的排他性愈演愈烈。392年,以德奥菲罗斯主教为首的基督徒纵火焚烧了塞拉皮斯神庙,30多万件的希腊文稿毁于一旦,古代著名女科学家、新柏拉图学派领袖希帕提娅被杀,奥林匹克运动会被取消。
匈奴入侵。戴克里先改革开创了罗马帝国的东西分治,这是建立在他个人权威基础上的政治格局,之后由于游牧民族大迁徙引发的外族入侵,罗马帝国的东西分治就演变成了东西分裂,继而就是罗马帝国的迅速衰亡。
匈奴人是首批入侵罗马帝国的外族人。在中国西汉时期,北匈奴多次被汉朝打败后,被迫西迁至了顿河、里海附近,占据了南**的肥沃草原。374年,恢复了元气的匈奴人率领强大的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的东哥特,“一种以前没听说过的人,如高山上的暴风雪般不知从何处骤然降临,碰到东西就会抢夺和破坏。”这个惊人的消息传到哥特人部落里,引起了极大的恐惧。匈奴人勇猛善战、所向披靡,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席卷了欧洲大部,并在匈牙利建立了自己的强大国家。这一事件,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黄祸,它推动了欧洲的各民族大迁徙。
匈奴人入侵后,东哥特人向西进入了西哥特地区,接着匈奴人又大败西哥特军,西哥特人被迫进入罗马帝国境内避难,但由于罗马帝国地方官吏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起了一场较大的西哥特人叛乱。罗马帝国在镇压西哥特人的骚乱中遭受失败,双方最终在382年达成妥协,东哥特人、阿兰人、匈奴人可在巴诺尼亚及上幕尼亚两地居住并获得土地,西哥特人则定居在下幕尼亚。
394年,罗马帝国东部的狄奥多西一世击败了西部的篡位者欧根尼乌斯,使得罗马帝国经历多次东西分治后,实现了最后一次短暂统一。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又分别统治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罗马帝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为逃避匈奴人的入侵,东哥特人于404年逃入了西罗马帝国的腹地意大利,造成了该地区居住已久的凡达尔人、瑞维人、阿兰人不得不西移进入了高卢地区和西班牙半岛并分别建立了三个王国。407年,在欧洲各民族大迁徙浪潮的影响下,西哥特人和匈奴人联合入侵意大利地区,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里乌斯从米兰逃亡到拉文纳,随后西哥特人南下包围了罗马。因罗马城内爆发了饥荒和瘟疫,元老院不得不和西哥特人媾和。409年,西哥特人和匈奴人联军第二次包围罗马,扶立了傀儡皇帝,而龟缩在拉文纳的霍诺里乌斯在东罗马帝国的支援下才保住皇位。410年,西哥特人和匈奴人联军第三次包围罗马并攻入城内,抢掠三天,大获而归,西罗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418年,西哥特王国在阿基坦高卢行省建立,这是在西罗马帝国境内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外族王国。439年,汪达尔—阿兰王国在北非地区建立,多次从海上袭击西罗马帝国。
422年,匈奴人入侵东罗马帝国,并宣布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各个小部落都是匈奴的臣属。此后,匈奴人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西起莱茵河以东,东至中亚、西亚,并直接威胁东、西罗马帝国。447年,被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领袖阿提拉率军攻打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东罗马帝国每年向匈奴人支付2100磅黄金作为俸禄,并另外支付6000磅黄金作为清偿旧欠。
448年,阿提拉提出与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姐妹荷诺丽亚订婚,并要求以西罗马帝国领土的一半作为嫁妆。在遭到拒绝后,两国关系破裂,阿提拉率军进攻西罗马统治的高卢(今法国境内),攻占了许多重要城市,不久双方在一场恶战均伤亡惨重,阿提拉无奈撤军。452年,阿提拉再度进攻西罗马帝国,意大利北部各地惨遭劫掠,由于进军途中发生瘟疫以及东罗马帝国的援军赶到,阿提拉再次撤军。453年,阿提拉去世后,因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导致匈奴王国四分五裂,被迫退回南**草原。匈奴人的西迁并入侵欧洲,引发了欧洲的大动荡,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衰亡,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进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