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陈仓计巧施 (2 / 4)
老陈洪笑着应声,遵不遵从就只有天知道了。
陈洪也有三十余年未回广昌县了,此行目的就是为了召集其父旧部,重操旧业私铸铜币。
这可是要被砍头的重罪,一旦泄露,那可将是人头滚滚的惨事。
陈牧本不愿意陈洪冒此风险,无奈陈洪主意已定,无法劝勉。
陈牧便和陈洪商定,由陈洪暂去那代郡广昌县,视觅得故旧情况再做定夺。陈洪已然离开故土三十余载,亲朋旧交恐多不在人世。
倘若让陈洪觅得一干人众,可私开铜铸,那也是天意使然。
自新朝始建国元年三月起,陛下登基伊始,便对前朝币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第二次币制改革。然而,此时国力凋敝,新铸“大小泉币”不但形制上减小了,而且在构成上也由原来的铜六铅四改成了铅六铜四甚至铅六铜三锡一。
**《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充当一般等价物除了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外,其本身具备的相同价值也是极为重要的。
这样一来,不但朝廷信誉受损,更是对百姓利益的一种变相掠夺。
导致的后果就是民间暗地里继续使用五铢钱,而朝廷强制推行的新币无人问津。
这也得亏是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公元一世纪前期,黎民百姓尚可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完成商品交换。这要是放在后世两宋时代,新莽第二次币制改革足以短时间内摧毁整个国家,遑论后世的商品经济时代了。
即便如此,这次币制改革依旧遗患无穷。在陈牧看来,至少造成了两个恶果:一个是劣币驱逐良币,一个是通货紧缩。
要想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市场上良币的流通量,使货币充分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这也就是陈牧为什么会同意陈洪冒着风险去召集人手的原因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取得了陛下的首肯,重开铸币私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成与不成则落在了太子身上。
可惜陈牧无法对太子讲清楚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哪怕陈牧用了简洁最直白的表述,还是把太子听得一头雾水。
太子听不懂没关系,只要他相信陈牧说的都是正确的就行。在这一点上,太子给予了陈牧百分之一百二的信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