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十三章 (6 / 18)
三条的母亲望子成龙,曾经含辛茹苦送三个儿子到乡村私塾读书,希望子女识一点知识不被人骗,光大家族门楣。三个儿子不成器,只爱学木工,当石匠,做篾匠,偏不喜欢舞文弄墨。
连一个秀才考试都没有加过,就回家来放牲口,种地了。还好,遇到了齐王,连媳妇也给他安排了,此后就不再为了娶媳妇犯愁啦。三条能够安安分分的当兵啦。
三条的母亲老了之后,没有力量再管束她的三个儿子了,让他们各自为家,三条排行老三,弟兄中最年轻,最少不经事,却勤劳能干。本来子望着种地丰收了,养牛羊喂大了,卖了,给三儿子娶个媳妇,再一代又一代的在关家营盘从事古老古代就从事的各种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反正大家活了多少代了,都乐此不彼,就乐此不彼吧,比如羡慕别姓人张家刘家经常到外地去贩卖拐人家年轻姑娘来媳妇之类的事情,关家营盘的人做不了,最主要思想没有这样坏。那就做地地道道的关姓人,听天任命,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三条最听话,常常干完自家农活以后,外出去找活儿干,结交了很多朋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他都认识一大堆儿。假如地里一天天丰收起来了,他就不会那样痛苦,无助,在漆黑的魅影里抱着母亲的手臂哭泣,哭生活如此晦暗,没有一线生机,他也就不会跑到山里放羊,跑到山顶子上大喊大叫,想和山风比谁的声音更悠扬动听。他也就不会多和顺子多说几句闲话,认识造反的顺子,带着自己去参加农民军。
三条的两位哥哥,一个的名字叫泼皮,一个的名字叫做二狗。名字是三人的爹还活着的时候给取的了,那个时候,俩老口经常带着娃儿在雄县,边镇一带打零工,有时候是当小工,有时候是当木匠,有时候是当石匠,在石溪,俩老口也算得上是走南闯北,到过许多地方,有见识的人。取好听的名字怕人妒忌,给大儿子取了一个街头市井那些泼皮无赖用的名字,叫做关泼皮。
老二的一个儿子叫关二狗,取这个名字的用意大致和老大的相同。
只有三条,取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关三条。民间方言里三条是不成气的意思,相当于沉迷赌博的意思。取难听一些别人不会争的名字,不会得罪人,神灵就不说啦。
顺子对三条的态度好,喜欢在一块儿喝酒,办事情,三条吹牛说自己家已经很富有了……,两位哥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这挡挡上冒出来了,一般是站在三条后面,加以反驳。
顺子那时候是当地的主簿,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呢。官虽然小,五味俱全,还是很引人注目的。
两位哥哥嘲笑说,三条你老是乱吹牛皮,你看裤裆破了都还没有补。于是把三条拮据的生活状况,甚至于每年的收入,欠左邻右舍的钱款数目都告诉人家。让别人别和三条往来,免得把三条影响学坏了,不务正业,娶不到媳妇。
三弟兄见面常常不欢而散。
三家人虽然处事时多处是彼此帮衬的,但是不和睦,每年收成后都要坐在一块儿商量如何分粮食的事情,一分粮食,你分多了,我分少了,常常会闹别扭。
三条大哥关泼皮的婚姻是这样结合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