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2 / 2)
事情,如今你们孔部不是发生这样事情就是发生那样事情,还想不想活了,关键的时候,还是齐王懂知识,语重心长的给大家解释说,孔部的行为其实并不奇怪,相反倒是证明了当初老人们说的话的正确性。老人们说,以江为名称的几个地方住的老百姓都是患有神经性疾病的人,健康的部分跟着老皇帝跑到江西以西等地方去了,留下的没有一个是健康的。住在江西的被称作疯子,江西人的经验就是如何治疯子治病,治病的手法当然是当初如何把他们的祖辈治疯的手法,疯子后来解放了,当老百姓了,还是念念不忘治过自己的手法,把手法沿留下来了,一是如何把人治成为疯子,二是如何抓疯子,当然,打疯子之类的事情,得别的地方去做,这可能是其悲哀的地方。住在浙江的被称作神经病,神经病的嗜好不再是抓疯子啦,而是抓小偷,他遇到的都会被他称为小偷,神经病们的活路一年四季就是抓小偷,除了抓小偷就没有其它事情做了。住在江苏的被称为胆小鬼……。所以,对孔部也不要苛责太多,派人去把命令改过来就可以了。顺便给我发榜一个悔罪书,说咱对不住老百姓,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有违背规律的法令和行为改过来。让老百姓相信农民队伍是世界上最公正最懂道理的队伍。
孔部农民军没有了抓小偷的职务,又开始四处收集妇女,开店,搞人口贩卖,周边的地方受到了不少的骚扰,许多妇女要有齐王前去讨要才能回到家里去,在枸县,这个情况却得到了好转,孔部农民军不但没有掠走多少少数民族姑娘,相反,许多人的媳妇居然破天荒的改嫁当地的土著了,把大家搞成为光杆司令了,士兵无不抱怨,真是见了鬼了,在动物江南地方天天愿被打愿被骂的女人到了南方来居然造男人的反了,改嫁了,所以,孔部只能不断的从江南江北江东等地方运女人到枸县维持士兵的私生活。事情传到了齐王那里,大家坐在一块儿来研究问题,一致认为,齐王真英明,把什么人用在什么地方,有他的独到的领导方式,策略,简直不可思议。经过几年的发展,休养生息,枸县已经是南方繁荣的大县。
嘉庆皇帝退位了,新皇帝登基了。剿灭白莲教的命令被废止,连扼杀农民起义的事情也松懈了,南方农民军在这个时候,因时制宜,调动老百姓开展南人北迁工程,一瞬间,江东,江南,江北住满了迁去的老百姓。
按照齐王爷的指示,农民军要把农民阶级的队伍住到北京城去。主要方式当然是水满则溢,不是急功近利打到北京。许多人嘲笑齐王说,你是要把苞谷栽到北京城吗。这样当官打仗,何时才能完成理想呀。
齐王可能在这个策略上唯一被批评。其余的全部是赞扬,赞扬他的智慧出众。从齐王晚年的策略来看,他的进取心可能减退了。又像当年一样能够在官州当一个大户已经是最高的理想了。如今他的理想则是稳中求稳,治中寻治,和平过度为一个大地主大买办。清廷不是大赦天下了吗,不再绞杀起义队伍了,他有这个想法有何不可。
当是后话了。
事情回到多年之前,再述一下当时农民军如何火并夜郎,夜郎境内是土司,地主,流官学令管理地方。夜郎也不叫夜郎而叫做枸县,夜郎是老地名了,要有知识的人才能叫出它的名称。齐王和军师一开口一比划就谈夜郎问题,说明他们是有见识的人,不是知识短浅的人,乡村老百姓只知道当地叫做枸县,用猪狗牛马来谐音记忆才记住了枸县的名称。这不就是——狗——枸(狗)县吗。知道了枸县是老夜郎国也就知道了它的历史,上面人口的属性,当地的作物,特产之类的事情。
枸县
最初的时候,没有人口居住,和许多地方一样,也是茹毛饮血,草木丛生,一片荒芜之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了一个争强好胜的蛮夷头头,还有许多队伍在一堆儿帮衬,打杂,当下手,势力突飞猛涨,危急一方水土,偏偏就和当时的王上大人干上了,王说,谁把蛮夷的人头取来,就把女儿嫁给他。四顾之下没有人敢去取蛮夷头头的人头,谁料一只狗听了,跑出殿外,过了一会儿叼着蛮夷头头的人头回来了,王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狗,狗驮着公主,跑到万山老林里,生了七个子女,七个子女又互配为婚,成为百彝地区七个民族的始主,夜郎就是其中一个民族。这个说法虽然圆满,像一个神话,但还是有欠妥当,作为人种研究来看待夜郎问题,不能光看表面,不顾真正的历史。
夜郎的第二个来源是庄橋从北方带出来的后裔,因为地域缘故,其肤质体质有所改变,成为当地土著,这一个说法还是有欠妥当,因为庄桥带过来的全部是男人,没有女人,男人争强好胜,不会以夷自损。到了汉代,唐蒙力挺夜郎,损兵折将不少,打牲口江的时候,屯到当地去的许多女人被抢了,其女和当地土著安家落户,当地才繁荣一时。这个说法更烂,不但和历史不符,还歪曲事实,因为历史上说,就在这当儿,不几年的时间,夜郎就亡国了,哪有时间和李家姑娘还是唐家姑娘反正都一样生儿育女。如果真实,也当是某一些局部地区在人种交流。第三个说法,夜郎的来源为南海边上的土著后裔,该土著要避水患,逃到了多山的夜郎来定居,建立了夜郎国,这种说法符合历史依据。农民军的齐王研究出来的就是这个历史。所以要占领夜郎,攻打枸县,他最清楚要从什么地方下手。
枸县的知县大人叫做二麻黑,二麻黑不是北疆人,也没有买买提之类的含义在里面,二麻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土司转身的县令的名字,他的家里有十多个人,媳妇娃儿不少。其余地方则全部是土司,大大小小的土司在一个枸县就多达二十多个。每一个土司家里养着许多人,一是族人,二是子孙,土司大多好吃懒做,清廷恨之入骨,恨透了这帮土司,派了流官来要对地方进行改土归流。
齐王的队伍当时已经有十万人,清廷在一边改土归流,大的小的土司不是抓就是打,有的还坐了牢。激怒了土司,二麻黑率先投降了齐王,打退了清廷的改土归流,枸县于是并入了官州,剩下一些个土司不愿意反抗朝廷,怕被杀头,到了道光帝年间,已经全部投降农民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