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武神系统 (1 / 3)
猎户旋臂,距离地球10.32光年之外,一望无际的宇宙真空中,一颗外观呈现红色的恒星异常夺目。
这颗恒星便是罗斯248,具有M类恒星光谱的主序星,这表明它是一颗红矮星。
宇宙中大多数星系70%的恒星都是红矮星,它们比太阳的体积小,温度低,也更加暗淡,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在整个宇宙范围都算是少数派。
红矮星大都以表面温度低、颜色偏红著称,罗斯248也不例外,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2%,半径是太阳的16%,但其光度仅有太阳的0.2%。
质量小意味着它的核聚变反应较弱,内部的氢元素聚变速度极为缓慢,导致释放出的光远远弱于太阳,甚至有时可以低于太阳光度的万分之一,其表面温度也要比太阳低得多,基本上都在3000℃左右,而太阳的表面温度在6000℃左右。
正因为如此,罗斯248恒星系内部六颗行星即使距离母恒星比较近,其表面的温度也不是很高。
六颗行星按照与罗斯248的距离,依次划分为K1到K6,就像是最远的K6行星到母恒星的距离都比水星到太阳的距离还近,而水星和太阳的空间尺度仅仅是5760万公里。
但就是在这样的距离之下,K4行星上却仍存在着大量液态水,六条贯穿星球的蓝色丝带便是最耀眼的证据。
另一方面,由于与母恒星的距离近,因此整个K4行星被潮汐锁定,始终以同一面朝向母恒星,就好比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其好处就是在行星上制造出一块位于向阳和背阴面之间的区域,在那里温度不像向阳面那样热,也不会像背阴面那样寒冷,紫外线也不会太过强烈,那里将会是生命诞生的乐土。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颗巨大的行星整体环境与地球天差地别,潮汐锁定将它分为极昼区、永夜区和适宜区。
罗斯248频繁的耀斑活动,使得极昼区大多数时候充斥着强劲的紫外线,而永远背对恒星的永夜区则常年维持在零下一百多度,冷热两半球的温差导致K4的气流交换极为剧烈,常年刮着可怕的风暴。
但这颗看似生命禁区的行星上,在极昼与永夜的交汇处却诞生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四块巨大的陆地分布在适宜区,陆地之间是汇集为海洋的液态水体,大量肢体肥厚的植物遍布每一块大陆,为了抵抗紫外线和强风的袭击,这里的植物普遍根系粗壮,叶片类似于仙人掌,更加宽厚,这样它们就可以从地下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维持生存。
比起植物这颗行星上的动物更加令人惊叹,由于星体密度以及弱于地球的重力影响,靠近极昼区的动物极为粗壮高大,三米左右犹如一辆坦克般的体型只能算最小号,十米甚至二十多米高的超级生物都随处可见。
它们的身体上分布着厚重的外壳,如同装甲一样保护自己不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也能抵御狂风携带的碎片冲击。
而靠近永夜区的动物却又不同,它们的块头要小很多,通常保持在两三米左右,这样的体型可以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暴露在外的时间,皮肤呈现半透明,又使得它们在阳光较弱的区域活动时,可以获取更多的阳光,进而确保身体吸收足够的热量来抵抗寒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