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紫晶护法 (1 / 4)
面对蓝晶上将的激光枪,如玉并不害怕,但心中却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她想,既然当上青晶斗将可以不受控制,为什么不趁机混入基地内部,以后再作打算?于是她跟着蓝晶上将回到了基地。
一下子就成为可以不受头盔控制的青晶斗将,这在基地里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是,以如玉现在的本事,蓝晶上将也不是她的对手。
却说这个蓝晶上将是30多年前被抓进基地的。那时,年仅5岁的他就失去了双亲,成了一个孤儿。他一个人流浪在外面,靠乞讨为生,有时讨不到吃的,实在饿得紧了,也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为此,捱了不少的打,吃苦尽头。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别人都叫他小乞儿。
有一次,小乞儿好几天都讨不到吃的,又饿又冷,便偷了一个无赖的钱包。谁知给发现了,那无赖把他打了个半死。
仆倒在地上的小乞儿,连翻身和爬动的力气都没有,就在那里任由寒风吹着。破烂的衣裳被寒风吹着扬起来,露出身上一道道伤痕,渗着鲜血。寒冷和身上的疼痛,使他不时颤抖抽搐着。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眼见得小乞儿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就要往鬼门关而去。
这时,一个刚好路过的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看见了濒死的小乞儿。他实在不忍心一个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便将小乞儿抱回了家。
回到家中,青年人先煮了碗姜汤让小乞儿喝下,待他缓过气来,再给他吃了两个红薯。这样,小乞儿捡回了一条小命。
青年人姓华,名旭良,湖南人氏。在那非常讲究家庭出身的年代,华旭良的遭遇很不幸,因为他出身于当地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庭。也许有着剥削阶级的遗传高智商吧,他读书的成绩超乎想像的好。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毕业,除体育、唱歌,其他各门功课都是全校第一,连画画也不例外。小学毕业,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县一中初中,初中毕业,又是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高中。
但是,他却无缘踏进大学的校门。他1965年高中毕业,那一年的高考,据说他的成绩是全省第三名。就是由于他出身于地主家庭,就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利。得知上不了大学,人生唯一的出路给堵死后,他悲愤满腔,甚至想到去死。
那一天晚上,当他拿着绳子系到梁上时,父亲剧烈的咳嗽声惊醒了他。父亲是个饱学之士,爱国忧民。解放前虽然富甲一方,却从未做过欺压百姓的事,相反的,他好善乐施,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家乡的两座桥,还有一条十多里长的石板路,就是他建起来的。
然而,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家被评为地主。从此他们一家陷入灾难之中。家产当然被分光了,母亲被逼死,父亲在批斗中被打成重伤,从此落下了风寒咳嗽的顽疾,稍受刺激,便咳嗽不止。但是,父亲对儿子的教育,还是教育他要爱国,要自立,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华旭良读书那么刻苦,一半原因是父亲的教诲,一半原因是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拿着绳子,想着父亲的教诲,同时也想到自己是华家的独苗,华旭良打消了死的念头,重新鼓起奋斗的勇气。
但是,祸不单行,就在华旭良刚刚稳定下来,重拾生活勇气时,又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作为地主阶级的子女,被升格为阶级敌人,父亲也被重新揪出来批斗。拳脚交加再加上人格污辱,上了年纪、长期患病的父亲,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华旭良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华旭良逃离了家乡,徒步几百公里,来到了罗浮山脚下一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庄。
这个小村庄有一间破败的小学校,只有一个年近六十的校长,因为没有人愿意来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教书。华旭良那天又渴又饿又累,就走进了学校求老校长给口水喝。交谈中,老校长发现这年轻人竟是一个很有才华,各科知识功底非常扎实的高中毕业生。那时一个高中毕业生不容易找,不像现在这样大学生也满大街都是。
这么落后闭塞的小山村来了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老校长高兴极了,也不管华旭良是什么人,从哪里来,颇有英雄莫问出处的气概,就问华旭良愿不愿意留下来教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