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把孔老头的后半生安排得妥妥的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把孔老头的后半生安排得妥妥的 (1 / 2)
        诸子百家在刚诞生的时候,就如同孤儿的百家衣。

        各色学说粉墨登场,各种论断纷至沓来,如同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裹住了这个民族。看起来很混乱,很不好看,但却维护了这个民族的统一和延续。而等这个孤儿长大,战国群雄最终一统,经秦汉魏晋,再经南北朝的对立到隋唐的再次统一,这间斑斓的衣衫上面有的色彩便褪去了,还有的则被其他的颜色所侵染。最终留下的,便是一件看起来挺好看,也足够遮蔽身躯的衣裳。

        儒家如今便是这间衣裳上面最大块、最明显、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儒家是个圈。面对儒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儒家的办法就是把圈子画大一点儿。于是有了天人感应,有了理学,有了心学……可是这个圈是个气球,越吹越大虽然看起来包裹住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接触到的更难以解决的问题也相应变多了。更危险的地方在于,在这个越吹越大、越吹越薄的气球的外面,环绕着的是锋利的箭矢和刺猬一般密密麻麻的钢针。

        儒家从来没想着把芯子弄成实心的。

        “孔师,您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李祐看着孔颖达的眼睛问道。

        孔颖达已经压住了心中的怒火,双眼古井无波地看着李祐。作为儒家学说如今的顶梁柱,孔颖达当然是孟子性善论的支持者。

        李祐也意识到自己可能问了个傻问题,便道:“非是小子无知,而是不管对于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小子都觉得过于片面了。在小子看来,人性本该是空的才是。”

        “哼!”孔颖达冷哼一声,道,“好好的先贤学问不学,偏去学那胡人杂说。”

        “并非是佛家认为的万事皆空。”李祐摇头,“婴儿和幼兽其实没什么不同。最终为善还是为恶,并非生性便是如此,而是和出生之后所处的环境影响密不可分。”

        孔颖达沉吟不言。

        李祐索性道:“孔师,小子不妨跟您讲个故事吧。没有神佛、没有圣贤的故事。”

        孔颖达抬起眼睛看向李祐。

        “人类在诞生之初,茹毛饮血。没有尖牙利爪,也没有厚实的皮毛。某一天,一个人忽然发现,用石头、木棒可以让打猎变得简单许多,于是许多人便跟着学。又有一天,一个人发现雷击之后失火的森林中被烧死的动物的肉吃起来比生肉要好吃许多,于是又有许多人跟着学。有人发现裹上动物的毛皮可以变得更暖和;有人发现除了一味的采集和捕猎,果实是可以种植出来的、牲畜是可以驯养的……于是人们的食物慢慢变得充足起来……”

        孔颖达的马车里,李祐还处在变声期的嗓音让孔颖达觉得有些怪异——他不知道到底是李祐的嗓音怪异还是李祐说出的话怪异——他不知道这个少年下一句话会说出什么来,也不知道听这样一个尚未长大的少年说这些话有什么意义,但李祐说的东西确实在吸引他:在抛掉了所谓的神仙和圣贤之后,从茹毛饮血到诗词华章,人——不仅仅是唐人,而是这个天下的所有人——他们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亘古走来的场景竟变得如此干净、纯粹,且饱含着壮烈。

        “……第一个抓起石头的人、第一个抓起木棒的人、第一个不再惧怕火焰的人、第一个裹上兽皮的人、第一个建造房屋的人、第一个发现某些草木可以治病的人、第一个用特定的符号记录某件事情的人……青史中往往将他们称为圣贤,可是他们原本是想要成为圣贤的吗?并不是,他们仅仅只想填饱肚子、暖和身子、保护自己。他们的初衷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但他们确实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孔师,请反其本,先让天下人填饱肚子,再来考虑其他的事情好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