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还是年轻啊 (2 / 3)
就在这一瞬间,李二忽然觉得什么彩衣娱亲、卧冰求鲤之类的都弱爆了,自家这个儿子才是真孝顺!
李祐也是没办法。《旧唐书》中记载,李二就是因为服用了天竺僧人进献的长生药,才突发疾病,驾崩于终南山。李祐就怕李二这会儿就起了寻药的心思,不得不提前做些预防。只希望到时候李二能想起自己的这些话。
李二拍了拍李祐的肩膀,道:“朕如何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受海外漂泊之苦?长生不老终究只能是妄想。你可不许再胡说,要不然传到宫外,魏征老匹夫又要和朕闹别扭。”
李祐笑了笑,果然,“老匹夫”才是李二对魏征的评价,而不是什么镜子。
父子俩相互看了一眼,竟然忍不住同时爆出一阵大笑。
“今日进宫又有何事?”李二懒散地坐下来,方才问道。
“昨日儿臣去了将作监。”李祐道,“寻了些匠人。”
“朕自然知道。”李二点了点头,“将作监也上了奏疏,说你要了各色匠人一百五十人。这是朕答应你的,自然不会食言,到时你便带到封地去用就是了。”
“倒不是工匠的事情。”李祐道,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里抽出那份半成品的奏疏来,双手递给李二道,“儿臣只是在将作监看到了些事情,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写了这份奏疏。”
李二坐直了身体,翻看那份奏疏看了起来。一边看着一边摇头笑道:“朕发现你以前的性子是装的,但小心眼绝对不是装的。朕只不过说了你几次行文幼稚,你便干脆拿大白话来糊弄朕。”
“这可不是糊弄您。”李祐道,“儿臣觉得,像这种需要下面人认真贯彻实施的东西,最好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堵死所有的漏洞,执行的人才不会敷衍了事。古时候的人没有纸笔,需要在竹简或者青铜器上刻字,记录文字远比如今困难得多,方才尽量俭省文字,试图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复杂的内容。如今若还是学那一套,岂不是说我们奋斗了几千年,却还和古人没什么两样?”
李二翻动纸页的手顿了顿,便若无其事地继续起来。等到七八页纸全部翻完了,才将奏疏扔到矮几上,屈起手指敲着奏疏的封面道:“倒是有些道理。”
“只是尚未完成。”李祐摇了摇头,道,“儿臣原本打算针对将作监的每一座工坊撰写一部单独的营造细则。只是这需要对将作监十分熟悉才行。单靠儿臣,是绝对完不成的。”
“哈哈……”李二笑了起来,长身而起走过来拍着李祐的肩膀道,“朕不是说你的奏疏,而是说你关于文字和语言的那些话有道理。至于这封奏疏,拿给朕看看就行了,不要说出去,让人笑话。”
李祐一脸懵懂地抬头看着李二,他不相信李二看不到这封奏疏的价值,可是李二的表现却十分明确地告诉他,这封奏疏在李二眼中确实没有任何的价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