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节 来自战国的伟大思想 (2 / 5)
在古老的木制柜台上,堆放着大小不一的三堆钱财。
刘荣一眼就看了出来,那些分别是三铢钱。半两钱以及部分黄金。其实,现在大汉国已经明文禁止了私钱的流通。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铜矿的严重不足,再加上祭祀物品的消耗,与官钱的设计上面地严重缺陷,使得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私钱依然占据着足够的地位。
地方官员对此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是最清廉正直地官员,亦没有采取任何形式的针对私钱的打击行动。
因为……是傻瓜,谁都清楚。禁止私钱流通,那么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那些靠着农业收入,勉强维生的农民。
因为官钱,也就是三铢钱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它的实际价值,所以,一旦真的禁止私钱流通,那势必将造成大量农民破产,整个国家经济秩序瞬间崩溃。
至于现在。私钱虽然在时刻侵吞着本应该属于国家的财富,但是,在另一个方面,私钱地存在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它使得本被高估的三铢钱的实际使用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农民好歹有个缓冲的余地。
而一旦全面禁止私钱流通,那么用屁股也能想到。大量的商人将会到处收购铜器,然后把它们变成三铢钱,从中赚取差额利润——不要说是三铢钱了,即便是性价比已经近乎完美地武帝朝铸造的五铢钱,在其流通的数百年间,亦发生了无数的盗铸事件。
究其根本,在于大汉国缺乏一套有效的本位货币制度,货币的价格完全由****制定,可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在制定货币价值的时候。却缺乏一个有效的参照,由此使得货币的价值,不是被低估,就是被高估。
反是现在,由于私钱也就是半两钱地存在,使得民间有了一个缓冲点,人民在交易的时候,通常会习惯性的将半两钱作为参照。
这使得大汉国的金融秩序在跌撞中保持了平衡。
这非常可笑,但却是事实。刘荣至今依然清楚的记得,三年多前那次新年的早朝上,袁盎为了阻止曹寿所说的那件事情的真相,摆到明面上,他甚至不惜直接顶撞天子。
还有,那个已经卸任回乡的老丞相陶青匍匐在冰冷的地面上时的情况。
他终生也不会忘记那个事情。
那是皇权与相权在他面前发生的第一次碰撞,结果皇权对相权屈服了,原因到现在刘荣也没闹明白,他几次追问天子与他的老师,得到的结果,都是缄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