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一节 唯大英雄能真本色 (1 / 5)
春天的阳光,和煦的照在燕蓟大地上,给万物带来复苏和生长的力量。
尽管匈奴人的大军就在不远处的上谷,上万的匈奴骑兵,带着鲜血和恐怖,如风而来,空气中都仿佛还飘散着匈奴人身那股腥臭的体味。
尽管因为战争的原因,整个蓟城的壮丁被抽调了至少八成。
但是,春天终究是播种的季节,无数的妇孺和老人,抗着锄头在田间,开始了耕作,这是农耕民族的习惯。哪怕,危险就在眼前,农民也必须耕作,否则他们就将面临一整年的饥饿。
许多小孩,趁着这个温暖的天气,将自己家储藏的藁刍,拿了出来,在太阳下晒干。
刘荣骑着马儿,精神抖擞,他的眼睛平视着前方那些孩童忙碌的动作。
这个地方,是蓟城面向渔阳的一个小村庄,庄子上大概也就十来户人家,聂家的一个小马场就在这小村庄对面,刘荣是受到聂燕姐妹邀请,来这里游玩的。
“现在藁刍多少钱一石?”刘荣看着那些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的孩童,抱着一捆捆远比他们身材更高更大的秸杆和干草,踉跄的前进,鼻子一酸,回头对王启年问道,他想知道,这些孩子的劳动成果,能换到多少报酬。
“藁一石当五钱,刍一石当十五钱!”王启年飞快的回答:“此乃祖制!”
他解释道:“殿下,秦始皇以来,藁刍的征收,便已成为定制,高祖皇帝二年,高祖令天下各郡征收藁刍以应战事,令顷田入藁三石刍两石,大汉律有言,毋入者罚黄金四斤!”
“五十五钱?”刘荣很快就计算出了这些孩童的劳动报酬,他们一年到头,帮着大人割草,然后晒干,秋收后忙着把田里的秸秆收集到一起,再编成捆。但是,如此繁重的劳动之后,他们仅仅只能得到五十五钱的报酬,相当于一亩上田的产出。
而假如他们中有人不能完成一年的藁刍征收任务,那么就要面临高达四金的惩罚,所以,一般的农民都会给来年的预留下足够的藁刍,以应付意外带来的损失。
于是,即使是春天,这些孩童在劳作之余,还要晾晒藁刍。刘荣骑着马,策过田间的小道,来到那些孩童晾晒藁刍的地方。
“这位大人,您有什么事情?”正在抱着一大捆足有一米高的干草的少年,见到好几个骑着马,身上穿着名贵衣服的大人过来,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过来问道。
刘荣跳下马,朝这个脸上还沾着杂草和灰尘的少年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就是来看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