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 刀光幽冷启血火波澜 (2 / 5)
某皇帝皱眉琢磨着他这话是不是在骂人,待过片刻,便强忍着笑意摇头哼道:“那小子,喜出风头,风流成性,又罔顾礼法,才不像朕呢!”
瞧瞧这形容词!
裴寂悄然瞥过头去,微微活动了一下嘴唇,暗道你说的其实是你自己吧?
而此时,两人口中某位下流,咳不是,是风流的赵王殿下,正举杯邀明月,口诵“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博得几女的齐声喝彩。
诗才背了一半,几人题目中要求的“月亮”“嫦娥”“玉兔”和“酒”便都有了,且意境高远,豪迈大气,看得侯巧文和霍云儿眼神都迷离了。
知子莫若父,老李那话看似嫌弃,但那些形容词也确实是精挑细选,并非瞎掰。
不过李大德爱装逼是真,风流是真,布置了后手倒也是真,只不过这后手并非是在长安城内。
晋西北,秋收已然开始。
后者去年苏醒之时,时间已进九月,长安及河东等大片的农田都还未收割。并非是粮食未长成,而是因为还未完全“去青”。
过早收割的粮食如果不及时暴晒晾干,使之脱水,就容易发霉变质。这种需要看天时的耕作模式便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往北方的地区,春耕的时间就越晚,但秋收却很早。
蒙山北麓,石头村。
村东头的打谷场内,黑压压的站着一群汉子,还夹杂不少头缠围巾的妇女,彼时都看着对面站在一处木台上举着火把说话的老者。
“个人家的地方都记好了,别弄混了闹将起来!这几日辛苦些,各家都出个人来看着!明日咱们赶赶工,争取三天之内让秋粮入仓!”
这是石头村辈分最高的族老,也是村里的地主之一。他说的话,在某些时候比官府的条文布告都管用。
“今年光景好,乱军没闹起来,佛祖保佑咱们丰年!大伙儿都卖卖力气,等把租子交了,还要到山上还愿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