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闻民变少年忆后史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闻民变少年忆后史 (1 / 5)
        刘武周到底还是抢在毋端儿的前面逃回了绛州城,彼时绛州四门封闭,全城戒严。驻防的郡兵全部上了城墙,防备乱民攻城。

        便是这样,绛郡通守陈叔达仍觉不保险。

        托皇帝陛下三征高句丽的福,眼下整个山西道境内除了马邑和太原还有点府兵,其他地方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武装力量了。刘武周手下那一千鹰扬府兵还是刚从涿郡退下来的,结果全都折在了毋端儿手里。

        于是乎,陈叔达发郡守令,把周边村镇的青壮劳力都招至城中,编做乡兵民夫,辅以守城。

        从绛州出发告急的信使向周边郡治飞马通报,曲沃、闻喜、夏县、猗氏,皆开始了戒严。士兵们枕戈待旦,不敢松懈。

        自开皇以来,河东久不经战火。物资充沛,城防稳固。可越是这样,大家就越紧张。

        永济郡城第二天开城门的时间比往常晚了不少,通守柳昂派了不少郡兵斥候前往北面打探,确定没发现乱军踪迹,才下令开城。

        巧的是,第一批出城的人全是信使。

        带了李建成与李大德回信的柴府家将,为柳氏上表报丧的郡府差役,还有准备回京交差的黄门郎。

        没人知道这哥几个路上会不会一起喝个酒吹个牛啥的,但想来未必有这个心情。

        值此微妙关头,就在城中百姓商户鹤唳风声之际,柳氏一门却大张旗鼓的出城,扶兰陵公主的陵寝往解州族地。城中府邸只留下一部分家丁看守。要不是柳昂还在,众人还以为柳氏这是要弃城而逃了。

        城东,张扬池畔,相熟的友人正在做别。

        要说古人也很有意思,送别不在家门口,非要找个地图分界点才显正式。

        柳氏东眷房如今为首的柳庄、柳洋自与平辈友人在湖畔凉亭话别。而小辈们则是躲去另一边,柳亨、柳子夏等与专程前来的李建成、裴律师说话。而李大德则莫名又矮了一头,被一身麻衣丧服的柳瑛叫去了官道旁的小树林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