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满满的回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第一节 满满的回忆
  城南小陌又缝春,只见杨柳不见人。生老病死三千疾,唯有相思最难医。看着窗外对面的学校,行政楼三个大字还是一样醒目。房间外朋友送完外卖回来的说话声打断了思绪。起身走到阳台看了看外面,细细的小雨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不知不觉两年了,也不知道她怎样了,还在十足工作吗?一时间无尽的回忆在脑海中出现。那是一个特殊的一年特殊的一天,郑常人和发小开车从老家跨越2000多公里来鲁迅的故居城市打工,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梦想和对生活的压力,一起来的还有发小的妻子。发小大名郑奕,不过我们总喜欢叫他二狗,而他喜欢叫我牛师傅或者铁牛,因为我从小就老实还一根筋,最主要的是,我看起来瘦小的身体却有着难以想象的力气,而他喜欢耍小心思,是不是的占点小便宜,不过人很好,很照顾我。但他不知道的是,我力气大不是因为我骨骼惊奇,而是我一直在偷偷练习外公教的武学,从小学习不好还贪玩,不是逃学抓泥鳅就是一天到晚跑滇池里游泳,有时候也划船或者下网拿鱼。但父母从来不打我,最多也就骂我几句。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外公天天叫我背一些奇奇怪怪像诗一样的文字,只要我背出来一句就给一颗大白兔糖,为了这别人羡慕不已的零食,小小年纪的我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去背。就这样一直到我上小学五年级。记得那天是星期天。吃过晚饭,爸爸说了一句要去大棚里干活,就拿着锄头出门了,妈妈在收拾碗筷。外公一边卷着汉烟一边抬着眼睛看着我,然后叫了我一声,我以为是不是要我干什么,我走了过去,外公低下头说道:这么多年了,糖吃不少了,让你背的句子,全部都能背下来了吧?我没有直接回答,开始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外公没说话只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停下了手上的活,走进房间,我在外面看着,外公叮叮当当翻找了一遍,拿出一个黑布包裹着的大长包,我一脸奇怪的看着。外公拿到外面拍了拍厚厚的一层灰小心翼翼的一层层打开。在我惊奇的目光下,一把古香古色的长东西露了出来,一开始我不知道这就是剑,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它,没有料到的是,这是未来陪伴我走天下的“大汉王朝”剑。外公拿起宝剑,递了过来说道:拿着它,**。我看着这把差不多只比我矮个头的宝剑,一时间楞在了那里。妈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头,看向外公说:爹,常人还小,要不在过两年吧,让他好好上学,在说了,以后的社会已经不是你们那个打鬼子的时代了,和平年代了别在让他武刀弄枪了,他几个姐姐上完学,找了好工作拿着好工资不挺好的嘛。外公一拍桌子站起身:你懂什么,这是当年大汉天子汉武帝的大将军霍去病所创,传承到现在两千年了,我靠着这把剑和这套剑法,砍了多少鬼子,后来又去朝鲜砍M国鬼子,你姐妹五个都是女子,我就这么一个外孙,他必须要传承下去。看着激动的外公,我和妈妈吓了一跳。外公说完拿起宝剑说了一声跟我来,强行拉着我就出了门。一路来到打谷场,我默默跟在外公身后,夕阳西下的遗光照在外公身上,将近85高龄的外公看上去又多了几分沧桑。外公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我,打量了一下周围,然后问我:常人,你知道什么是武学吗?我说知道,是不是就像小人书里的那样,飞檐走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外公笑了笑说:差不多吧,中华武学博大精深各式各样的都有,不过现在因为各种原因绝大部分的武学已经失传或者只传了个一招半式,但也有完整传下来的,比如我一直让你背的句子,其实就是口诀。而从今天开始我要教你剑法招式和剑气,等将来你真正掌握,你就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我听了个迷迷糊糊,但心里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于是点了点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