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2 / 3)
“吏部呢?吏部这些年来一直洪承绶当差,去年年底,朕借故将吏部交给洪武,今年入秋朕又找了个借口还给了洪承绶,朕始终找不到借口将吏部的权利从洪家这父子手中夺回来,三位爱卿可有法子?”
“吏部的事,确实有点疾手,洪承绶这个位置今年确实要换换了。仗着吏部的权利把江南弄得乌烟瘴气,甚至出现了**的荒唐事,无能之辈只要出的钱财足够就能混个官儿来当,这样的人做了官也是鱼肉百姓之人。洪承绶留不得,要除掉也是要费不少的力气。洪老年迈,他的事好办,洪承绶却正值盛年,棘手不说,还要服人。”
“既如此,何不干脆一点,每年官员的多多少少都是吏部任职罢免,我们就从这些官员下手,有一两个牵扯到吏部的也不为过,牵扯到吏部,那这个吏部尚书受到些牵连也在情理,既能服人也不算太棘手了。”唐青山说道。
“朕觉得可行。前些日子江南的探子回报,合浦郡有个洪承绶小妾的娘家,就是被朕的二儿子满门抄斩的那户,还有个余孽正四处翻案说朕的儿子滥杀无辜,朕的探子不敢自作主张便留下了此人朕觉得或许此人还有些用处就暗中让人盯着,不能让他死了剩下的就随他去了。现在看来留下此人总是没有错的,击倒洪承绶可以从江南开始,就从此人开始。”
“至于兵部,这位置还事由唐爱卿坐着吧,那位小后生朕也关注了,甚是不错!就剩下户部、吏部、礼部了。这三部若是撤了这几个人该由谁去接手为好呢?”
“户部要从尚书省脱离,就要重新另择他人,但是陛下将文信侯推上这个位置就是想将财政交给他,老臣觉得这户部还是尚书苑的人兼着为好。做这个差的人是忠是奸、是善是恶都影响着整个官场,以文信侯此次南下来看,确实是个忠善之人,敢为民请命替民伸冤是个好官。但是陛下也说了文信侯身中剧毒,可有想过,几年后文信侯薨天之后,又该如何?几年一换,岂不令大夏朝局动荡不安?”梁茂卿终于在这件事松了一口,他说这话意思也明确,即便文信侯上位,过两年也活到了头,他一死,这尚书苑的位置悬着,还有谁能顶上,这又是一个问题。
隆庆帝喜道:“梁老,你若肯松这个口,朕就有法子让文信侯长命百岁!侯府之忠贞朕也说的明白,若是梁老还不肯松这个口,大夏社稷现下就要岌岌可危了。北阳来犯,镇北侯打着苦战,武信侯又身陷敌方。最新消息,老侯爷李权身陷囹圄,武信侯想办法营救,武信侯亲自来信让朕稳定后方,不能影响北边的战事,朕也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了。”说到最后,隆庆帝脸上黯然失色,老侯爷被捕之事,北阳一定会用来作文章,侯府的人自己稳住了,可这满朝上下,就要靠他去稳住了。
三人闻言,俱是大惊,即使侯府在京官之中犹如毒瘤,但是老侯爷的功绩是有目共睹,是大夏两代君王稳定江山,震慑朝纲的基石,一人领着百骑破十六诸侯,是天下人看在眼里的事,即便文人在怎么诋毁侯府也不敢去诋毁这个老侯爷,如今老侯爷被捕,一旦出现不测朝野上下可能要风起云涌了。梁茂卿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急道:“武信侯有几分把握?”
“三分。老侯爷是被北阳的军机处卢子鸣所捕,关押在何处至今未明,武信侯正想办法找出老侯爷所在位置才能营救,所以书信让朕稳定朝野,此事不可外传,三位爱卿切记。”
“卢镗卢子鸣?北阳军机处掌京?陛下!这可是北阳最厉害的人物了啊,军机处不亚于我大夏的北镇抚司,且卢子鸣此人心狠手辣,老侯爷在他手上,这......这要受多少折磨啊。”梁茂卿不禁落泪,老侯爷一生为国,如今落在卢子鸣手中,十有八九要受尽屈辱,一生毫无败绩的老侯却败在了自己人的手上,老侯爷被捕绝对离不开京都那个位居高官的间谍。
北阳军机处不亚于大夏的北镇抚司,军机处最高长官就是这位卢镗,他的心狠手辣就是北阳的小皇帝也忌惮三分。在他任职短短三年,北阳官场被整顿的井井有序,只要被军机盯上的官员,若无其他劣迹还好若是贪了个三五两银子,都要被拉到军机处扒层皮。他自己的老丈人在家收了邻居的一副字画,请他帮忙办点事,那老丈人直接被他抓到军机处,砍了三根手指。可见此人的心狠与无情,就这么个人,老侯爷落在他手上,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隆庆帝摆了摆手,说道:“如今倒是不惧他会对老侯爷做些过分的事,北边的战事还没有打完,卢镗不敢做什么过分的,武信侯就是想着尽快能将老侯爷救出来,赶在北边大战结束前救出来最好,救不出来就是要看大战的结果了。”
三人明白隆庆帝说的大战的结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侯爷的生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