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顺义镖局
老杨是个老镖师了,他年纪也不算太大,三十出头的样子,之所以说他是老镖师,是因为他入行久,经验丰富,镖师是一个危险系数很高的职业,因而能在这一行做的很久的人,一定都有些真本事,需要有胆有谋,无胆的人遇到劫镖的就会保命丢镖,没本事的人不要说丢镖甚至会丢命,无论是丢镖或者丢命,这样子的人都不会在镖局行做的长久。老杨名叫杨富民,这个名字在江湖上知道的朋友并不少,因为老杨不仅有本事,而且会做人,所以他在黑道白道皆交游广阔,朋友很多,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镖局行做了这么久又做的这么好,换句话说,老杨是个很发财的人,危险的职业,自然也会有丰厚的收入,这也叫做天经地义。
老杨这次走的是一趟大镖,是大掌柜的亲自交代下来的重镖,本来如果不是他另有事情抽不开身,应该是他来做镖头的,大掌柜的来不了,那么能走这趟镖的也就只有老杨了。保镖的队伍足有三四十人,为首的大汉跨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执一面镖旗,那白底红边的镖旗迎风猎猎作响,旗面上大书的“顺义”二字足以令江南七十二路响马退避三舍。大汉后面跟着两个骑士,手里提着朴刀,左边马鞍上皆挂一柄雁翅刀,骑士身后是两个装货的大车,分别由两匹马拉着,数个镖师护卫在左右,走这趟镖的都是老杨从局里调的好手,他自己骑着马走在押镖队伍的最后压阵。但杨富民现在心里有些不舒坦,因为在他这趟镖里,突然多了一个人,是这趟镖的主人执意要求要临时加的一个人,那个人现在就坐在队伍马车的车顶上。
坐在车顶上的自然就是解落,秋叶没有再悬在他的腰间,而是抱在了怀里,他已经接了那七皇子的委托,委托的内容是要保这一趟镖,这是一趟从丰江城到盛京的镖。保镖本来是镖局的活儿,他做的大多是杀人的活儿,江湖人对戗行这种行为其实是相当的忌讳,但对方实在是给的太多了,三百两银子预付一百五十两,到盛京再付一百五十两。无论大侠也好,剑客也罢,人总归是要吃喝拉撒的,只要是吃喝拉撒就一定要用钱,想他接那十八水寨遗孀子侄们杀白行简的单子也不过才一百两,杀人哪有保镖来的轻松?从丰江城到京畿盛州不过才一两天的路程,且全部是大路官道,连响马都不会在此出没,再说只要是在江湖上混过一些年的,也没有谁会想不开要来劫顺义的镖,这样轻松又有钱的活儿只有傻子才不会干。这趟镖押的东西绝对不简单,能让东主在请了顺义镖局这么多好手的情况下,另外加三百两请人压阵的东西,最少也要值三万两银子,但他并不好奇,这也是规矩,拿人钱财只管替人消灾就行了。
队伍从丰江城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大半日,走的都是大道,这条官道相当繁忙,车辆行人来来往往的络绎不绝,亭岗哨卫大概每三五里就有一个,每个哨所都有三五巡捕值岗,这些哨所沿官道设立一直延续到京畿盛州的宁国镇,前面就是对望山,过了对望山也就算是出了润州界,值守岗哨的就不再会是巡捕而是拱卫京师的龙武军了。
“照这么走下去,大概明天中午队伍就抵达盛京了。”解落这么想着,但是事情总是不会像人想的那么顺利的,正当他这么想着,队伍却慢慢的停了下来,他正自疑惑间,早有镖局的镖师从队伍的前头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喊道:“杨头,杨头!官道走不了了!”杨富民从队伍后面拍马上前,问道:“走不了了?怎么个意思,前面什么情况?”那镖师答道:“前些天暴雨,对望山塌方了,把官道给堵了,大车过不去,现在龙武军的军士和润州衙门的差役正在清理官道,但看那样子没个一两天应该弄不好,现在方才是可供行人行走的宽度。”老杨眉头一蹙,旋即说道:“客人定的时辰不好更改,再说我们现在总不能在此等他清理完毕吧,回丰江城休整的话怕是时间上来不及。”
“要么改道吧,杨头你看呢?”镖师说道。
“改道么...”老杨一犹豫,“现在改道要么绕山走,要么就只能走山道了,绕山走路程少说也得再多两三天,山道么,现在既然塌方,山道好不好走也不一定,再说大车上山下山都不好走。”
改道不行自然就只能换路了,从丰江城到盛京的路并不是只有一条,但这条是最好走也是最安全的,过了对望山很快就能到宁国镇,从宁国镇到盛京也是一路哨所,但是如果这条路走不了,就只能走另外两条路,一条路在东边,从江山镇入盛京,另外一条路在西边,从永昌镇进入盛京,但这两条路虽然也是官道,但哨所疏远,有时十几里也没有一个哨所,自然也就危险些。老杨略一思忖,便下了决定,道:“换路吧,走东边那条路,从江山镇入盛州。”
“好勒。”那镖师应了一声,也不再多话,就回到队伍前面交代去了,镖局队伍里,押镖的镖头就是绝对的权威,在这趟路程中,无论如何,镖头的命令都是绝对的,这是为大家负责。
“嗳,杨镖头,请问东边那条路要怎么走?”解落这时候开口问道。杨富民瞟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东边往笔架山方向走,沿着清平河一路往北,进江山镇,从江山镇再走官道进盛京。”
解落一听,忙开口问道:“笔架山,笔架山莫非是飞虎寨的老巢么?”
杨富民斜了他一眼,道:“阁下若是怕了,自可离去!”杨富民本是个八面逢源的性格,但江湖里谁也不喜欢戗行的,因此话语间也没有好气。
要说起这飞虎寨,乃是江南七十二路响马之一,也是七十二路响马中能排入前五的大寨,龙头寨主叫做宋飞虎,他的飞虎寨也是七十二路响马里唯一一路敢设在近京畿附近位置的,京畿衙门曾经组织过几次对飞虎寨的围剿,但却都被他躲了去,每次去都是剿个空寨,只能拿些刀枪棍棒回去交差,一来二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了,再说这笔架山虽然靠近盛州,却毕竟还是在润州境内,最后,京畿府和润州府两个衙门对这事也就只能互相踢踢皮球了。宋飞虎呢,也由此在笔架山站住了脚,也在江湖中搏了一个“狡虎”的名号。
解落暗自高兴,也不在乎这老杨镖头话中明里暗里得的讽刺,从包袱里摸出一张黄纸来展开,标题写的正是飞虎寨宋飞虎,标题下又用朱笔圈了四个大字“死活不论”,黄纸的右下角盖着京畿府衙门的红色大印,这正是京畿府衙门签发的宋飞虎的花红单,整整二百两白银,看来还能顺路发一笔财啊,解落心满意足的想着,一边收起了那黄纸单子。
镖头既然已经下了命令,队伍立刻就改道开拔了,要走东边那条路要先往回头走一段,回到上上个路口才行,虽然换了一条路却耽误不了太多时间。东边的这条路走起来明显要更窄一些,这很好理解,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少了,路自然就窄,走的人多了,路自然就宽。押镖的队伍走到笔架山大约又花了小半天的光景,一到这附近,哨所岗亭明显也少了,镖师们的神情也由轻松转而戒备,不自觉的也开始握紧自己手里的武器,戒备着四周,毕竟,无论如何笔架山的飞虎寨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队伍早上从丰江城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有一天,此刻眼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队伍也有些人困马乏了。老杨在后面明显看得人马已经有些松懈了,于是一拍马向前,朝着队伍大声喊道:“天色已晚,止步扎营,休整一宿,明日上路。”听到他这句话,队伍里明显可听得大家松了一口气,队伍当头骑马的大汉一挥镖旗队伍就停了下来,他下了马,找了快空地把镖旗往地上一插,这叫作望风旗,江湖里混的人看到这旗子也就知道是哪家镖局在此,手里不太硬的劫匪就得掂量掂量了。下了旗,队伍便就在此扎营,镖师们开始从货车上卸下灶具帐篷一类,准备吃喝休整。解落在马车上已经躺了一天,此刻正是精神的时候,眼看队伍的营地距离笔架山不过也就一两里地的距离,他准备乘大家休息的时候,趁着夜色摸上山去,看看有没有机会,做一笔大生意。
顺义镖局的镖师们现在已经开始埋锅做饭了,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汉子,风餐露宿,几乎什么都得会干一点,携带的伙食都是些馒头酱菜之类,走镖的时候,按规矩,酒当然也是不能喝的,但大家多多少少也会咪一点,有个两镖师自告奋勇去周围的林子里打了几只兔子野鸡什么的回来,却也是僧多粥少,迅速被分了个精光,有镖师来请解落一起过去用餐,被解落婉拒了,他包袱里自有干粮,人要在江湖里生存下来,闯出名堂,光有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足够的小心。吃完晚饭,除了负责值早夜的几个镖师围着篝火坐着说些有的没的,其他人已经回帐篷休息了,很快就从那些帐篷里传出了鼾声。解落坐在树上看星星,觉得这些镖师们的生活虽然辛苦,倒也是挺温馨安宁的。但他也知道,狼属于狼群,而猛虎却只能独行,他虽然感觉这样的生活还不错,却知道并不适合自己。今晚是四月初三,一弯残月已经慢慢爬到中天,但仍然不是很亮堂,第一班值夜的镖师已经回去休息了,夜已深了,正是月黑风高杀人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