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三十节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三十节 (2 / 4)
        李丹连连点头,“姐姐放心,我会时时请教他们,誓死守住国祚。”

        “你不要死,就算打败了,你也要回来,否则我去指望谁?”弘德夫人流泪道,“你要改改性子,不要再像过去一样冲锋陷阵,你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不要再鲁莽行事。”

        李丹激动不已,连声答应。说起来,如今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只剩下姐姐一个了,这一刻,他有一种和姐姐相依为命,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凄凉感觉。

        大军出发了。

        五千宫廷卫军,三千府军,浩浩荡荡地出了长安城,向洛阳急速进发。

        李丹和一帮将佐、亲卫行进在队伍中间。望

        如林一般的旌旗,听着此起彼伏的角鼓声,李丹很是何时,自己也是这队伍中的一员,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但神奇的命运改变了一切,自己像做梦一般,突然间变成了这支队伍的统帅。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恍惚间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怀疑自己在做梦。

        阿蒙丁那狼嚎一般的笑声把他带回了现实。西北狼和三足乌两支马匪现在是他的亲卫幢成员,这些马匪在短短数月之内,从万里之外的大漠来到了中土,然后又成了大周军队的士卒,他们或许像自己一样,也有做梦一般的感觉。

        阿蒙丁、火鹦鹉、小活宝、阿巴顿等人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长安的女人。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李丹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生活,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吃喝不愁。还不用东躲****过着担惊受怕的流浪日子,但这种好日子转眼就没了。李丹养他们,是有回报地。今天就是他们回报李丹地时候,跟着李丹去战场厮杀。

        打仗对于他没来说,就象吃饭一样司空见惯,他们不在乎生死,只在乎钱财和女人,所以他们很兴奋。一直在谈论这件事。仗打赢后,会有多少赏赐,这笔钱够不够买地置屋,能不能掳掠到人口不用花钱就有奴婢可用,至于女人,他们在长安的***坊里厮混一段时间后,眼界已经大大提高,他们需要更好的女人。为此他们憧憬着杀进山东,把大齐皇宫里地女人,把山东权贵家的女人统统抢到手,有姿色有身份懂情调的女人才是他们想要的。

        李丹摇摇头。对这帮马匪的梦想不以为然,大漠上的突厥人希望越过长城杀进中土。最大地目的大概也就是这个吧。汉人已经遭受了数百年的磨难,如果有机会,我绝不会让这种惨事再度发生。一旦中土统一,第一件事就是杀进大漠,像当年大魏的皇帝拓跋焘攻击柔然人一样,把突厥人杀得血流成河。

        渭水河两岸,车水马龙,一队队的民伕正在向前线运送粮草辎重。渭水河上,各式船只往来穿梭,正在把一船船的物资送到河阳和洛京战场。

        驰道上,不时有军队加入前进的大军。这些都是京畿各地的州郡兵,州郡兵地职责基本上是守备、缉盗和修筑一些重要设施,战斗力很弱,人数也少,但每逢大战,都是由他们承担重要物资的运输和繁重的架桥、修筑等任务,关键时刻,他们也要到第一线作战,所以又必不可少。

        李丹驻马河堤,望着攘攘熙熙的人流,对大周人迅速进入战争状态非常满意。

        大周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军队和百姓全部调动起来,不是因为大周朝廷地运作非常高效,而是因为这是中土北方两百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习惯。自永嘉之乱后,五胡南下,诸胡王国走马灯一样此起彼伏,到拓跋大魏统一中土北方后,才稳定了几十年。在这些诸胡王国里,军队绝对是胡人,兵制也基本上保留着草原上地部落制。草原人下马放牧,上马就能打仗,所以军队集结的速度非常快,即使拓跋大魏迁都洛阳后,极力推行汉制,很多胡人庶族也像汉人一样农耕度日,但他们的军队和士卒还是保留着这个优良传统。

        六镇起义后,鲜卑人自相残杀,军队和人口数量骤减,到了高欢和宇文泰中原争霸期间,高欢因为军队不够,才征募汉人从军,但后来他霸业成功后,汉人军队的数量急剧减少。宇文泰的军队本来就不多,为了关陇霸业,他不得不向汉人求援,允许汉人良家子弟从军,但他又担心江山被汉人抢去了,在各方面都限制汉人。不过,不论齐、周两****队的民族构成有什么变化,王国和军队还是控制在鲜卑人手上,两国的仗还是不停地打,军队也始终保持着这种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