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雾起界北河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雾起界北河 (1 / 3)
        青波粼粼白鸟飞,柔风芦苇蟹鱼随。摇浆推得碧波去,渔歌船唱顺流回。这是大夏第六代皇帝御驾界北河时写的诗,虽然也就帝王体打油诗的水平。但这首诗可以充分说明,乾州境内的这段界北河,确实是风光优美鱼蟹丰饶。

        界北河起源于西北高原深处,辗转万里由龙首城北十里处入霜海。这条万里巨龙可不是一直都是好脾气,譬如凉州境内的那段河道,就窜梭于高山丘壑之间。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还动不动来个几十米落差的大瀑布。其中北啸关外的**三瀑最是著名,连续三个落差极高的瀑布,可谓昼夜轰啸百里可闻。到了凉州于乾州的交界处,又搞出个三龙峡,河道穿于两座大山之间一分为三。每条都是水急浪高,河中暗礁坚石无数。再伴随着两边绝壁上的随机落石,简直就是行船的噩梦。所以北面临河南面依山的虎口关,成了乾州的西门户。大夏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凉州兵变,最后叛军都饮恨于虎口关下。可以这么说,只要皇帝还占着虎口关,凉州永远都入不了中原。

        不过此时的乾州段界北河南岸,可没有了白鸟蟹鱼的悠然,因为金玉军来了。古人云世间三害:御驾、税官、烂丘八,尤其是这种拱卫皇都的少爷级烂丘八。三万金玉军,又带着劳役、马夫、随从、战马、牛车、辎重粮草,浩浩荡荡五六万人。

        光是营盘就有一百多座,星落密布几百里。再加上原有的渡口兵卫,真可谓是人声鼎沸,马嘶狗叫的不亦乐乎。乾州境内的这段界北河,除去险滩暗礁岸边落差过大,能作为大军争渡的渡口不过三处。此时皆是旌旗遍布营帐林立。附近的郡府官员受了皇命,早早的就收拢了界北河两岸的渔户船只,统一的集合在三个南岸渡口处。又把北岸百里之内的民众一起迁到了河南岸,一副坚壁清野片木不留的架势。

        就在这鸡飞狗跳嘈嘈杂杂之间,金玉军的主营帐内,几位大将正围着一副地图骂骂咧咧。

        “上津渡凭什么扔给我们左卫营,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拉泡屎都能叮一屁股包!”一个大胡子的将军瞪着眼冲着其他人怒吼着。

        “刘贵!他么的在河边,去哪拉屎不是一屁股包?咋的?你屁股有别的用处?需要保养的金贵些?”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年轻将军讥笑回道。

        “艹你姥姥!易麻杆!信不信爷爷今晚就用了你的屁股?”大胡子刘贵咆哮着,就要用手去抓桌子对面的年轻将军。年轻将军也毫不示弱,爬上桌子就和大胡子撕打了起来。其他几位本来上去要拉架,可是拳脚无眼,一会就跟着相互战做一团。于是一时间黄尘四起,骂声漫天。

        就在整个帐篷内已经黄土弥漫,只闻人声不见人形的时候。主营帐的帘子忽然被人从外面猛地掀开,“给我打!一帮狗崽子,真把这当自己家的雕床啦!想和谁滚就和谁滚?”一个中气十足的暴怒声音在主帐外响起,紧接著一队身着银甲的手持短棍的兵卒鱼贯而入。一时间帐篷里传来无数木头和皮肉交击之声,不堪入耳的脏话也都变成了呀呀呀啊啊啊的惨叫。

        一炷香之后,帐篷里总算是又变回了整齐有条的模样。此时正中的主位上,坐着一个身材干枯的老头。头发胡须都已花白,散乱的头发用一根麻绳简单的绑着。而标志着他身份的金黄头盔,却被随意的扔到了面前的书案上。

        “刘贵!易伯庸!你俩给我立刻滚去马棚,日落前刷不干净一百匹马!今天晚上你俩就负责河边守夜!”老将军瞪着怒目吼道。

        大胡子刘贵和年轻山羊胡的易伯庸顶着鼻青脸肿,蔫黄瓜一般走出队伍,冲着主位老者一拱手,就要领命而去。

        “易伯庸!把你那假胡子给老子揪喽!”老者一脸嫌弃吼道。

        “诺。”年轻将军只能不甘的拽掉假胡子满面通红的转身离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