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朝局 (3 / 4)
只要有着才干,很快便能脱颖而出,几乎可以预见的,很快,京中各部便会出现更多的新面孔,他们年轻。而且有着活力和蓬勃的野心。
实际上,这样的端倪早已出现,不说国武监出来的年轻官员们正在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底层官吏的位置,已经不拘于军旅,而是在向朝野蔓延。
就说如今朝廷各部之中,也有着一些变化,这里面。值得一提的便是蜀中官员,经过这些年下来,蜀人官吏开始渐渐出现在朝堂之上。
他们多数是文人出身,比之秦人,他们显得更加内敛,讲究尊卑进退之道。文章华美,于政务之上,也多有独到见解。
先是多数任职于翰林院,国子监之类的地方,后来才扩展于各部之间,他们平日里显得谦和而彬彬有礼,不过一旦有了自己的政见。却显得分外固执。
更让秦人难以适应的是,这些家伙便于言辞,精于朝堂政争,很是显示出了他们独具一格的为官之道,而蜀人官吏,在治政之上,却比秦人更加细致,更加的温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蜀中沈氏。
翰林学士,沈鹤,字放舟,蜀中成都府人氏,咸宁二年进士,外放利州路怀县知县。逾二年,经利州路抚使齐子平举荐,回京入户部任职,翌年。因文章华美,转翰林院,任翰林学士。
编纂史书,后又继李士芳之后,负承旨之责,兼任东宫属曹。
至此,沈鹤在大秦朝中站稳了脚跟,接着,成都沈氏陆续有人入京任职,多数都在翰林院,其族弟沈白,则因文章故,入国子监为教授。
而景帝末年,艳惊长安的沈才人,便是出自他这一族,长安之乱后,多数人都以为,沈鹤等人必遭新帝厌弃。
谁知,成武皇帝登基至今,沈氏中人,皆安然无恙,且隐已为蜀人之首,而此时,蜀中大族苏氏也缓也了过来,开始陆续有子弟出仕于秦,但相比沈氏,却已经晚了不是一步两步了。
而蜀中自古以来便为人杰地灵之所在,若非当年赵石率兵平蜀,杀伐太重,使蜀中大族皆受重创,不然的话,如今入朝为官的蜀人,绝对不止这些。
赵石自是不会去想这些,他只是知道,相比军前,京师政局也是日新月异,看着平稳,其实也是机遇和风险并存,这注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