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像风滚草一般逃跑,像卷柏一样扎根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像风滚草一般逃跑,像卷柏一样扎根 (1 / 6)
        离开人群的那天,恰巧春分。

        贫苦的南疆养不出高情雅志的诗人,才抽出新绦的垂柳也只是老农们遮阳的荫蔽,而它们远在京城的表亲却是早就醉起了春烟。

        他走的那天,南疆的稻谷都发了芽。

        去年年底,新稻的传言伴着刺骨的季风从东泽扫到了西部雪山山麓,再经由行商之口散播到了南疆的每一处庄子。但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所能表述的东西毕竟有限,加之冬季将临,本就难走的道路在风雪的加持下变成了吞食旅者的饿兽,这才让病痨鬼在茅屋里继续苟且了三月。

        三月后,他带着两株稻谷和所有家当,在锄禾的帮助下,辗转入了山,一路磕磕绊绊终于是进到了北部群峦。

        一路上,多少还是遇见了些觊觎新稻的人,病痨鬼和锄禾或挺刀逼退,或破财消灾,走到最后除了一身破布棉衣外就只剩下了锄禾背上的脏陶罐。

        那罐子头小身子大,造型颇为怪异,外表又无甚彩绘铭文,单看起来和夜壶似地。追捕病痨鬼的人们多听说过他素有怪癖,喜欢在田间鼓捣些“无用”的东西,见这罐子如此不打眼,打开后又是漆黑一片看不出根底,便是觉着这也是那种“无用”的东西,有甚者还讥嘲病痨鬼逃命也不忘玩乐。

        认不出那些工具,也不晓其用途,浅薄的知识又不足以理解其设计理念,便觉那是废物,那是玩物,那是坏物,这毛病五千年都没变过。

        病痨鬼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藏住了两株稻谷,在那罐子的夹层里。

        一株是自己鼓捣出来的新稻,另外一株和他同根同源。

        这后者,是他快速改良新稻的唯一可能。

        这是他从自己胃里掏出来的一粒米,种出来的秧。

        没人知道为什么他的胃里会有这么一粒不被胃酸腐蚀的米,只是在掏出这粒米后,他那股几十年都未曾削弱过的胃胀竟然好受了几分。

        这是一株来自前世的米,它有自己的名字——“袁香一号”。

        宽叶粗根,耐苦耐旱,亩产超400公斤的“袁香一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