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 杏林春暖 (2 / 4)
他想在这安静的杏树丛中休息片刻,然后再去杏仁谷。
坐在青石板上,身处杏花树丛中,一边享受着这片花丛带来的宁静,一边慢慢整理自己的身份和家世。
长大后的董问天,从爷爷口中得知,自已出生名医世家,先祖董奉是三国时期与华佗齐名的神医,爷爷董倡寿是前清御医,父亲董阳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在杏林被称为金针王,又名董六针,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病人,他用针从来不超过六根,穴位也从来不过六个,母亲周小凤出生江南名门贵族,是个大家闺秀。
董问天当然不知晓,爷爷董倡寿,向他隐瞒了自己被捡来的重要细节。
董问天隐隐记得,从自己记事起,爷爷就开始教他识字算数,然后教他医书医案。
这些年,熟读医书经典,使董问天对华夏医学的了解远胜其他学科,《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医学圣典,他自幼就开始研读,到十多岁时,不知要读过好多遍了。
除了熟读经典医书,在爷爷指导下,对针灸领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远古的砭石针法,到扁鹊、华佗,再到金元四大家,再到今天京城四大名医,他们的医学著作,医书医案,可以说,本本他都烂熟于心,像针灸经典《针灸甲乙经》和《针灸大成》这两部书,可以说烂熟于心,许多章节他都能倒背如流。
在董问天心里,从小就让他引为自豪的是,三国时代名医董奉,就是与他一脉相承的嫡系老祖宗,关于祖先董奉的传奇故事,他也如数家珍,就像华十二讲起朱元璋故事一样,随口捡来。
董问天想到医祖董奉,一些医书典籍对医祖的评价,他也记得很清楚:董奉,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
他知道,能冠以神医称号的,医史上能有几人?
而他的祖先就是一个,这是他整个董氏家族的最高荣耀。
而当今时代,独霸杏林的医家只有四位,其中就有自己的父亲金针王董阳明,其它三位分别是,圣手皇甫真人,药王孙伯仲,道医杨宗雄。这四人号称当今四大名医,他们先后都有着太医和御医的非凡经历。
除此四位,还有剑宗名家华任群,华任群虽以剑术闻名,却精通医道,是把医术与武术结合比较完美的一个人。可以说,他既是武术界的翘楚,也是医家中的姣姣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