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保鲜卑 (2 / 3)
昨日他正在合州城中饮宴,和州刺史梁喜却一连派了两波信使前来告急,声称秦郡韩氏派出数万大军围攻历阳,请他立即出兵解围。
听闻这韩氏小儿本是吴地一个小豪强,他有何德何能,敢起兵四处攻伐?
高景安此人原本并非姓高,而是姓元,他是北朝魏昭成皇帝什翼犍之五世孙,代郡公元永之子。
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齐王高洋逼孝静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高洋篡位之后,为了巩固皇位,展开了对东魏皇室的大屠杀,时任县令的宗室元景安为了保命,提出了改元姓为高姓的办法,但却遭到其堂兄元景皓的强烈反对。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成语,便是在那个时候出自元景皓之口。
兄弟二人为了此事争吵不休,元景安为了保命,竟然跑到高洋面前告状,诬告元景皓谋反。
正愁找不到东魏宗室把柄的高洋立即便处死了元景皓,并赐元景安以“高”姓。
高景安此人虽然卑鄙无耻,但却并不是无能之辈,他年少时即精于骑射,并因军功得任宁远将军等军职。
他麾下的马军以鲜卑人为主,这些鲜卑马军也不是普通士卒,而是从众多鲜卑人中挑选出来的武勇过人之辈,人称“百保鲜卑”。
除了这一部两千马军以外,还有五千北地汉儿组成的步军。
此次救援历阳,还有合州一万五千人马及数千辎重民夫。号称五万大军。
但他直接统领的七千精锐兵马,才是他最大的倚仗。
数百条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很快便穿越巢湖来到濡须口。这一道水口位于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三国时吴军便在此设濡须坞,又名东关。
杨析前两日猜测得并没有错,早在高景安出兵南下之前,他便得了尚书右路仆射和士开的告诫,让他不可挑衅南朝,轻启战端。
因此高景安今早出兵之时,就根本没想过要入大江走水路,而是直接选择从濡须口下船步行。
濡须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因这十多年来陈齐两国言和罢战,此关便渐渐成了一个收取来往客商钱帛的关津,直至高景安来到合州之后,才令人将之稍加修葺,并派驻了五百名守卒。
在濡须口下得船来。。高景安便召来驻守的幢主问道:“可知这两日来秦郡贼军有何异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