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2 / 2)
        开饭的时间到了,我们集中在一家就餐。因为我们第一年到农村粮食是国家供应的,跟城镇市民一样,每人二十七斤半和生活费补助,按月发。所以每月都要到公社去领供应粮,再买点菜和油盐等。就是吃的不用家里掏钱,生产队派社员帮助做饭,因为大家都没有做过饭,更何况十几人的大锅饭呢。晚饭是白菜炖粉条。主食是白面大馒头,吃得好香啊!

        午饭过后,我们就分头回到各自的住处,或和老乡聊天。晚饭就在老乡家吃的。

        冬闲季节,农村人家一般都是两顿饭,下午三四点钟就开饭了。大爷家吃饭还很讲究,每次都有四样小咸菜压桌,白小米粥炼炼呼呼的很好吃,我在家里没有吃过这种白小米。因为我们城里的供应粮里就是大米、白面、玉米面和豆油。杂粮没有特殊的曰子是不供应的。冬季里的北方农村黑天很早,由于是山区半山区,有山挡着三、四点钟,太阳一落山很快天就黑了。屋子里只能点上煤油灯,油灯是灯碗,没有灯罩很昏暗,不在近处看不清人脸。所以冬季里在农村人们都很早就躺下休息,或是躺在被窝里唠嗑。正应了那句话,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我们在老乡家住了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搬到后边的马厩去了。

        马厩正房是大三间土坯房,中间是伙房,四角各有一个灶台,台面上有一口大锅,平时用来烀马料的。窗前各房山头有一个烟囱,东西屋。女生住东屋,男生在西屋,南北两铺大炕。东厢房是仓库和马厩,有一匹大白马,口比较老。西边是牛棚有三条牛。东南角有一个水井,井壁是用井字型园木支撑着,深有一丈多。井口高出地面一尺左右,周围都是冰,上面架着辘轳,一条大绳绕在上面,下面挂着一个柳冠斗,用水浸过后非常地沉。打水也有技巧,开始时也不会使那股劲,柳冠斗总是浮在水面上。后来老乡教我们,柳冠斗放下去后,要用手拽着大绳往一侧抖动,只有这样桶口斜歪才能沉入水中。冬季里打水对于我们这帮城市里长大的小青年还是有点危险。

        火炕用桦木柈子烧着,火塘里火苗很旺,木柈子后面的横截面烧得冒出水来,吱吱做响。屋里虽然有点冷,但年青人血液循环快抗冻。火炕烧的很热,晚上睡觉也不觉得冷。

        劈材柈子很快就烧没有了。我们集体出动,男生拿着刀锯和大板斧到房后的小山坡上去伐树。离马厩很近,在屋里的后窗就能看到这片树林,走个十来分钟就到了。这里是个白桦林,长着粗细不等的白桦树。我们几个男生就选了几棵碗口粗的桦树开始砍伐。因为是第一次伐树,都不知道应该怎样伐树,大家伙都是站着齐腰将树锯断。因为我们伐的几颗树离的太近,而且还不分先后,树锯断后树梢架在一起不倒。没有办法,空手而归。回来后队长告诉我们,近处的树是不能砍伐的,打柴一定要往山里走。砍树要砍树的根部。距地面十公分左右,树墩不能太高。一是浪费资源,二是远处看也不美观。砍树要两面下手,先在一面锯三分之一,然后在上面砍一个斜坡,最后在对面的三分之一处下锯直到锯倒。还有林业部门也不让砍大树,我们属乱砍盗伐。烧柴只能砍手指粗的小树或是灌木。灌木砍伐后第二年开春还会在根部上重新长出新枝来,它做薪柴是最好的树种。

        在生产队长的安排下,老乡领着我们到后山一个沟塘里去打柴。这是我们来到农村上的第一课,上山必须要学会打绑腿,我缠绕了好几次总是缠不紧,最后总算是打好了绑腿。打绑腿的好处是春夏防止蚊虫叮咬,冬季上山能防止大雪灌进裤筒里,而且在山上的雪地里也好走。山沟里的雪很深没过膝盖,走起路很废力,走几步就冒汗。打完柴禾,拿一根小树条用手攥住,往一面旋转拧裂,柔软了就可以用来捆柴禾了。扛到路边装在马车上拉回马厩。

        我来到农村后只当了一个多月的户长。就让毕有才给我拉下来了。其时当初我也不想干,当个领头人你得什么都得想着,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做则,要不谁服你。他要抢这个位置,我也没有跟他争。当初在家选户长时为什么不竞争,他本人也是同意的,并没有表示异议。他下乡到这里也不过三个来月的时间,就改变了初衷。真搞不明白,人心隔肚皮啊!

        那段时间他有事没事总是往队长家里跑,走的很近。而我们都是大家在一起唠嗑,谈天说地,山南海北瞎聊。很少有人单独出去,去社员家。他这个人心眼比我们多,背后爱搞小动作,能说会道。至于他和队长私下有没有什么交易不得而知。如果没有交易的话,生产队长也不可能让大家把自己已经推选出来的户长,在短时间内给撤换掉,这也太不合情理。就这样在集体户又重新开了一次会,也没有解释因为什么,就是说下乡以前在家选的不算,要从重新选举户长。李队长首先提议让他当户长,争求大家伙意见,看看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也可提出来。大家一看,我们刚来到农村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把队长摆平。这真是让我们刮目相看。真是人小能量大,庙小妖风多。能指名道姓地让他当集体户的户长。这里肯定有故事,谁也不敢反对,沉默无语地坐着,你看看我,我瞧瞧他。过了一会功夫,队长看了既然没有反对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于是他心安理得地走马上任。到任户长后大家也不知道他们两位户长是谁给分的工,他把持着财权。上公社领集体户的钱款买粮等都是他带着车老板一起去。那时我们都年青,社会经验少,也没有人去问帐目管理,反正有吃的就行。

        马厩既是饲养棚,也是召集社员开会议事的地方,同时还是上工的聚集地。招集上工的人,农村话叫打头的,也就是工头。他必须是庄家地里的一把好手,是样板,你完成跟他一样的工作量和质量才能记十个工分。打头的前一天和生产队长商量好第二天的农事,上下工的时间由他掌握。那个年代人们都很贫穷,生话好一点的人家能有个座钟或小闹钟就不错了。所以,每天上工他都要在马厩敲钟。其实这钟也不是我们想像中《地道战》里老钟叔敲的那样钟。就是一小段铁轨,拿个铁棒一敲铛~铛~的声音,全村都能听到。听到钟声,人们纷纷从家里走来,拿着农具到马号集合,由打头的分派当天的农活。

        过了春节没有太多的农活,就是备春耕生产。扒麻皮、搓麻绳搓苞米都在马厩干。搓苞米要用一种工具,叫玉米穿子。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方,一面有条半圆形的凹沟,中间有一个大钉子,倒向一面呈35度角,下面有个小圆洞,把苞米棒平放在凹槽里,用手摁在上面向前一推,苞米棒经过时玉米粒就通过下面的圆孔掉下来了。下面要用笸箩接着,穿两三下,扔到一边,再人工用手拧下玉米粒,玉米和棒子就分开了。干这种活时,人比较多,大家在一起,一边扯大栏或是讲笑话,说着笑着就把活干完了。

        挑种子,都是几个人一袋背到某一家,大家做在炕上,放个炕桌,手抓一把种子粒放到桌子上,用手指扒拉着挑选。一般都是妇女或是半拉子(不是成年的劳动力)干。因为我们是头一年到乡下干活,所以分配点轻活。重体力劳动是刨粪,刨塔头甸子积肥。

        北方的塔头甸子,在地理上讲,其实就是湿地。里面长着像蘑菇一样的大草墩子,春夏秋都不能进去。深的地方能没过人,只有冬季上冻了才能进去。冬天刨塔头甸子,那是真叫累啊!数九寒天,冰封大地。一镐下去震得虎口发麻,满头大汗,汗流颊背。脱下棉袄,摘掉帽子,只穿秋衣,光着头干,一天下来刨得胳膊生疼。刨下来的土块用牛车拉回去,堆到一起沤肥,这中间还要倒两次才能沤好,成为腐质土。开春以后,把它拉到水田地里,用筛子筛过后,把它铺在苗床上,用它来培育水稻秧苗。

        在马厩住了一段时间。生产队长又把我们按排到村中心的一处三间茅草房居住。东西两间住人,中间伙房。南北火炕,我和史卫国住在北炕。南炕灶台做饭菜,北炕灶台烀猪食或烧水。住到这里以后,我们每人轮流做一周的饭。水是我们男生到井台去打,烧柴也是我们轮流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