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末日洪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末日洪水 (1 / 2)
        “尼比鲁星是玛雅金星吗?玛雅人的天文历法中拥有这颗星体的描述,可是无法找到这颗天体。柏林国家博物馆中有个文物,公元前两千五百年的阿卡德图章,上面有十一个星球围绕太阳。”刘木仍颇为好奇道。

        “尼比鲁星并不是玛雅金星,苏美尔有《创世七碑刻》大致描述了太阳系的起源。太阳形成后,周围的尘埃逐渐粘合成岩石,经历漫长时间形成现在各种行星。水星原本比现在大,经过多次撞击改变轨道,最后水星外部地壳脱落留下坚硬内核。”郭圣通不假思索道。

        “水星的解释还算合理,实际密度理论上应该是地壳脱落。”刘木仍点头赞同道。

        “原本的地球比现在大很多,月球原是地球卫星。比木星大的尼比鲁星顺时针绕太阳旋转,轨道恰好与地球有交点。最终尼比鲁星擦破半边地球,导致双方轨道偏移。残余地球偏离轨道逐渐形成如今的地球,阴差阳错的成为宜居星球。撞击碎片凝聚成缺少重金属的玛雅金星,尼比鲁星上的原始生命掉落在这两颗行星上。”郭圣通诉说毁三观的历史。

        “月球岩石比地球更古老,就是因为这次撞击?尼比鲁星为什么至今没有被发现?”刘木仍不相信太阳系中有这么大的未知行星,彗星没有被发现还是有可能的。

        “尼比鲁星顺时针绕太阳公转,只有极少数轨道在太阳系内,大部分轨道都在太阳系外。沿狭长的椭圆轨道三千六百年公转一圈,苏美尔的时间单位萨斯正好也是三千六百年,恰好人类文明忽然进步的间隔约为三千六百年。尼比鲁星影响到椭圆形轨道的哈雷彗星,公元二零零八年,比木星还大的尼比鲁星刚刚进入可观测范围。拍摄的天文照片全撤回,知名的三大天文软件对此都**。”郭圣通微微点头不容置疑道。

        当时是帝都**,尼比鲁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刘木仍当时逛天文论坛有些模糊印象,可惜当时注意力全用在网络围棋上,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件事。刘木仍努力消化这些知识,郭圣通居然知道这么多秘密,说的有理有据不同于常规历史体系。末日洪水到底是什么阴谋?刘木仍对此逐渐产生兴趣,如此多的三千六百年加速文明进化确实不像巧合。

        “这种事肯定会**,当年阿波罗登月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因为熊国在加勒比海部署核武,米国只能通过非常可疑的载人登月,体现米国先进的导弹技术用来震慑熊国。”刘木仍感觉现在科技进入瓶颈期。

        感觉到话题已经跑偏,郭圣通重新纠正说:“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暂时没有证据。地球生命酶反应需要金属钼,恰好地球非常稀缺金属钼。因此生命很有可能起源在其他星球,在苏美尔遗迹挖掘出的雕像却很像蜥蜴人。”

        “生命随陨石来到地球算是主流假说,北极确实发现过恐龙屠宰场,恐龙骨骸有激光切割痕迹。蜥蜴确实在恐龙灭绝后幸存下来,若蜥蜴人起源在地球总会留下化石,不至于随板块运动全消失吧。”刘木仍半信半疑道。

        “阿努纳奇蜥蜴人最早出现在玛雅金星,理论上玛雅金星不是宜居行星。气候环境非常不宜生物繁衍,很难进化出温血蜥蜴人创造文明。可是蜥蜴人最早就出现在玛雅金星上,只是科技没有达到行星系文明,疑似是天琴座毁灭才来到这里。”郭圣通解释道。

        根据苏美尔《创世七碑刻》神话记载:提亚马特(地球)与阿普苏(太阳)中间并非空白,有很多原始之水覆盖,这些原始之水混合产生火星和金星等星球。金古(月球)实际上是神造卫星用来保卫提亚马特(地球),最终提亚马特还是被马杜克(尼比鲁星)给分成两部分。提亚马特演化成地球,金古演化成月球,最终提亚马特碎片部分形成手镯状天带,疑似是火星与木星间的小行星带。

        先秦时期古籍《太一生水》记载: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侌昜;侌昜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是古籍残缺)

        太一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不巧不成书都有疑似星云的生命之水,这些传说为后文剧情的星际战争与神创论先埋个伏笔。

        “现在玛雅金星又在哪里?蜥蜴人和恐龙灭绝有关系吗?”刘木仍难以置信道。

        “一颗小行星来到太阳系擦过天王星,撞碎玛雅金星形成小行星带,玛雅金星的少量碎片最终来到地球,产生中美洲犹加敦半岛陨石坑。火山灰与二氧化硫喷到高空遮天蔽日,二氧化硫不仅能够反射阳光,同时二氧化硫产生酸雨能毁灭植物,恐龙因气温骤降等原因最终灭绝。”郭圣通解释道。

        “玛雅金星文明可以改变小行星轨道,尼比鲁星狭长椭圆轨道顺时针旋转,公转一周需要三千六百年,远离太阳生物如何存活?”刘木仍疑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