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第 26 章 (3 / 5)
        还有的是三国、隋唐时期的各路英雄豪杰的传奇经历,各朝各代文人才子的卓然风采,还有许多民间的奇人轶事。

        甚至,王谨还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和前朝的皇帝后宫或者官员内宅有关的野史。

        比如今日,王谨就给大家讲了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

        听过这个故事后,王家人议论纷纷。

        “这郑庄公和共叔段不都是武姜生的吗?怎么武姜居然能偏心偏到这个地步?就因为生大儿子的时候难产?可这难产也不是孩子的错啊,居然还给他起寤生这种小名,哪有这样做人娘亲的。”邓氏觉得她完全不能理解,旁边的董氏和温氏也俱是皱着眉头应和着。

        “而且这两兄弟明明是一母同胞,这个弟弟却仗着母亲的宠爱,对哥哥一点都不尊重,实在是过分。”王修安谴责道。他与大哥感情深厚,最见不得这种不敬兄长、兄弟阋墙的事。

        “不过,这个哥哥,似乎也是在有意纵容啊…”王修平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道。试想,如果他二弟做了什么错事,那他肯定是会立马管教的,不可能眼看着弟弟都那么猖狂了,自己还在一边袖手旁观。

        王谨点了点头,在心中暗赞一声大伯敏锐。大伯王修平为人稳重,心思缜密,常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见解。

        “大伯说得没错,庄公的这种做法叫做’养成其恶’,也就是’捧杀’。这种手段一旦遇上合适的对象,那就能不费一兵一卒的毁掉一个人。”王谨耐心地解释道。

        “不断强调一个人的优势,把他夸上天,然后再弱化他做过的错事,长此以往,这个人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完美,并且会变得独断专行,完全听不进去一点不好的声音。这样的人,都不用再多做什么,他自己就能把自己毁掉。”

        王家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做法。而王谨之所以要说这些,也正是希望家人日后面对陌生人时能多长个心眼,别不小心着了道。

        一旁的王诚有些苦恼地叹息道:“要是让我碰上一个有这么多心思的人,我可能被卖了还要替他数钱吧。”

        “二哥。”一旁的王菀一脸严肃地拍了拍王诚的肩膀,“你能这么有自知之明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