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 (5 / 13)
小乔疑惑道:“这有什么的?”
云佳放下手中剪刀,指着小乔道:“都说你精明,这点就不通。做生意谁敢保证稳赚不赔?今年赚得一片红,明年亏得倾家荡产的事儿多得去。同样生意,同样地方,同样地段,不同人经营其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云东亏了呢?大鹏城不是茶镇,面料市场的摊位费一年动辄几十万是茶镇赶集一年面料摊位几十倍。这么大的天文数字,若是亏了,那八辈子也别想翻身。到时候,阿兰耍赖说是你打电话叫他们去做的,那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小乔闻之有理,想了想道:“嗯,有道理。阿兰这个人很有手段,你看这么大的事都是她的主义,可她明知风险高就自己不说话,让云东和你妈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那就等阿兰打电话来催。”
云佳咬牙说道:“对,一定要等阿兰来催,其他人说什么都不要理,能拖就拖。”
云北趁假期回来结婚。马大婶和杨普第一次看见繁华沿海大城市峡盟城来的儿媳妇,喜得眉开眼笑。马大婶心想:“杨家居然有大城市的女儿做媳妇,这真给祖宗十八代争光添脸。这可是老天爷赐给杨家最大的恩惠。”
更让杨家人开心的是云北的老婆张祖依没有一点儿大城市人的傲气。茶镇人听说峡盟人很自大矫情不好伺候,但云北媳妇身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城市人的矫情,一点儿架子都没有,虽然身为大城市来的新娘,回到杨家丝毫都闲不住,不是整理家务就是洗碗荡碟。
亲戚们都说,云北福气大。不仅娶了大城市的老婆而且姑娘还十分孝心。
婚宴很简单,不花马大婶几个钱甚至比当初云东讨阿兰还省事。这个儿媳妇,马大婶是放心的。为了避免杨家出第二个阿兰,云北按马大婶的办法从同事和峡盟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媳妇儿的确不是辣货。正如马大婶常说的“人可以戴上假面具,而口碑是不会骗人的”。
如今亲眼目睹,云北媳妇的言行举止。马大婶确信云北娶了个好媳妇。
当然,云东和阿兰以及云佳、小乔云平都是高兴云北娶了大城市峡盟新娘。这是实实在在给杨家所有人脸上添光增色,走在茶镇街头都高人一等。云北这个土生土长的茶镇山窟窿的癞蛤蟆吃上天鹅肉了。
云平看着落落大方的大城市来的二嫂子,不禁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起来。这是云平第一次想到儿女情长的婚姻大事。趁早儿结婚生子,这是茶镇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云北给云平带来莫大榜样。云平心想到:“谁说山里汉就配不上城市女?云北没有靠家人(即使想靠也没什么好靠),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读书,一步步从正宗的山窟窿穷孩子,变成正宗富裕大城市峡盟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被云北完美演绎。”
英雄不怕出生寒。云平下决心要成为大城市人。但要怎么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云平没有明确的路线。走云北的读书路,云平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太多太多好机会。读书是穷人家孩子出人头地最好最优的一条人生路。关上读书之门,云平找不出第二条适合自己转变成大城市人的现实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农村人平时除了上山下田,没有什么其他乐事,遇到人家红庆喜事都喜欢闹洞房。而马大婶不喜欢没有规矩没有分寸的陋习闹洞房。好在云北是老师又是大城市峡盟人,这倒吓住了那般喜欢“捣乱”洞房的“黑手”。如果闹得太不像话,就会在大城市人眼里留下不成气候乡巴佬的印象,于是大家斯斯文文地举杯邀明月,酒肉下肚肠。
其它都好。只是云北现在户口已经是峡盟人。换言之,他已经不是茶镇人。而且,云北媳妇张祖依说将来孩子必须跟她姓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