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道生万物我为一 (1 / 3)
“道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知人者知人心,知人心者善言,谓之智;身之所长自知,所短亦自知,故知其能,谓之明;胜人者其能越人,曰有力,自胜越其心,谓之强;知足实为不贪,不贪者存富;知不可为而为之曰强行,逆流者皆如此,谓之志,然志分正邪也;其所乃为天赐,生而有之,不失者近天道,故而久长;人死而消逝,体化为灰烬,然则有亡而名存,神魂不殆者,身死而志存,世人念之千年,谓之寿。”老道士不等众人多想,便又开始说道。
道家所言,道理极大,王庭渊等人虽非道门中人,但天下的学问到了机制处便是相通的,能够见识百家学问,才能更好的理解世间万物,这是儒家所说的博采众长,既然有教无类,那当然也是有学无类。
“道长,能不能举几个例子?”孤鸿没读多少书,只是老掌柜以前教过他识字,读过的书也只有几本,都是路过的客人没有银钱,用来抵饭钱的书,跟随王庭渊行走江湖的这段时间也只是看过几本书,至于理解那就是难为他了,所以老道士这番道理,他听的明明白白,可是却不太懂,其中深意更是不知其解。
“不懂即问,儒家的教学果然不愧为天下正统,老道就给你举几个例子。”老道士一脸赞赏的说道。
“多谢道长解惑。”孤鸿对老道士行了一礼。
“敢问小友要听的是哪一句的例子”
“在下对志一说,寿一说有所疑惑。”
“一位书生在河边喝水,一匹狼在河边猎杀野兔,野兔在河对岸,书生过不了河却偏要过河救兔子,狼过不了河也偏要过河吃兔子,两者皆为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是正邪又该如何辩解?小友可知?”
孤鸿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毕竟只是刚刚读过几本书的人,那知道什么正邪,想了想便说:“救一命为正,伤一命为邪。”只是说出想法后老道士微笑不语,看向了王庭渊。
“常理而言你说的很对,只不过狼为何要捕猎?除了自己要填补肚子,狼窝里的小狼也要吃肉,那书生救了兔子却害了狼,还不一定只是一只,那正邪又如何分辨呢?所以有志者很多,能问心无愧自称正道的却很少,天下间的事物是相对的,只有同时存在才会有黑白,正邪,长短,大小之分,所以要看其所在的环境和遭遇来辨别。在下妄言,请道长见谅。”王庭渊说完行了一礼。
“哈哈哈,王公子不愧为洛阳双才之一,道理说尽,贫道佩服啊。”老道士说完后看了看孤鸿有继续说道:“小友可知老庄?”
“知道,道门两位老祖。”
“那老庄可还存世?”
“老庄羽化几近千年矣,不存世久矣。”
“天下人皆知老庄,道门中人亦每日跪拜之,故老庄之人,皆为寿者,寿者非苟活于世而碌碌无为,无人知之者。”
“在下懂了,多谢道长解惑。”说完,孤鸿又行一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